昨天(14日),西安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涉事奔馳4S店涉嫌質量問題進行立案調查,責成盡快退車退款。女車主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對消費者的支持,但她拒絕了奔馳方面提出的先退款再檢測建議,表示愿意等待檢測結果出來后依法維權。(4月15日央廣網)
近一周占據各大熱搜頭條的“奔馳車主維權事件”已呈現柳暗花明之態。據媒體報道,西安市場監管部門已對“利之星”立案調查,責成涉事4S店盡快退車退款。隨著這場“女碩士大鬧奔馳店”的熱劇落幕,值得我們溯源反思的是否只有消費者維權難,商家與主管單位扯皮推諉爾爾?
答案是否定的。從視頻流出到監管部門介入,究其根源,關鍵是商家利益為先,絕棄誠信于塵埃。或許從奔馳公司的角度來說,廣告單上的琳瑯滿目的營銷方案只是一種噱頭,做不得數。“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奔馳商家忽略了誠信是一個人的形象,也是商家最好的代言詞。一家企業會因為一個出彩的營銷方案而獲得利益,同樣會因為自己的失信而失去千萬客戶。
相信由于工商部門的介入,本例問題定會有一個經得起法律審視的答案,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古有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程門立木,烽火戲諸侯;今有中國好人楊景華寧肯賠錢也一定要堅守承諾,唐永飛為父還債,吳卜升為諾支援鄉村七年,“的哥”張濤歸還百萬現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誠信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立足點,是商品經濟賴以生存和法治的基石,信用的缺失必然影響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雖然國家三令五申,警鐘長鳴,但由于違法誠信的成本和代價不成正比,缺材少料的問題仍時有發生。無論對于商品自身“漏油”問題,抑或是其他質量問題,筆者認為,建設質量強國,不僅需要商家加強自律意識,更需要他方監管,即相關部門加強對違反誠信經營的處罰力度,建立相關的負面機制。以誠為木信為林,這既是保護消費者的有益之舉,更是幫助商家脫胎換骨的一劑良藥。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我們敬畏誠信,依賴誠信,選擇誠信,不僅僅因為它是每個人心中的道德律,更因為它還是我們頭頂信仰的星空。(南平市建陽區委文明辦 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