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三月三”畬鄉大型民俗文藝演出
文明風4月10日訊(通訊員 羽林郎 有方 聞明)4月7日,農歷3月初三,“三月三”是畬族的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永安市青水畬族鄉隆重舉辦“三月三”文化節盛大慶典。青水畬族鄉是永安市唯一的少數民族鄉,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腔戲,以及傀儡戲、板凳龍、打黑獅等豐富內涵,而享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殊榮。熱情好客的青水畬鄉人民,在“三月三”穿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擺出畬族美食,向各地來賓“端上”最純粹的文化盛宴,展示文化亮影,擴大畬鄉影響,繁榮鄉村經濟,傳遞文明鄉風,推進文明創建,促進鄉村振興。
一時間萬人云集,大家“走大街竄小巷”,哪時熱鬧往哪趕,目睹畬鄉特色場景,體驗多彩畬族風情,領略畬族文化魅力。文化節主要包括民俗踩街活動、大型民俗文藝演出、畬族美食造型擺盤、畬鄉風情小吃、畬鄉風情小吃、畬鄉手工藝品展示等內容。
盡管細雨綿綿,游人興致不減。畬鄉群眾穿著民俗服裝,敲鑼打鼓舞“獅”踩街,人們舉傘披雨衣爭相觀看民俗踩街活動,擠出一街熱鬧。
熱情的畬鄉人民以歌舞會友,他們利用農閑時間,結合傳統畬族及閩王文化,編排出極具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集中在在文化節舉辦大型民俗文藝演出。這臺演出以青水畬族文化風情為主要創作元素,演員全部由當地村民擔任,在挖掘保護傳統的同時,也將向來賓朋友們拉開了一幅新時代秀美鄉村的壯麗畫卷。
青水畬族鄉的村民們勤勞善良,心靈手巧,使畬族美食造型擺盤,也成為文化節的一大“造型”。一個個形態各異,傳神逼真的畬族美食造型擺盤,每一個都充滿著無窮的創意和勞動人民的。
而青水畬族傳統名吃,據悉起源于周代時期,興盛于明清,被稱為“古畬族傳統農耕飲食文化的活化石”。其代表性的美食有:烏米飯、老虎蛋、九層粿、米糕、糯米糍等,小吃種類多達四十多種。畬鄉風情小吃活動也成為文化節的“吸引力”之一。
在“看”表演、“吃”美食的間隙,還有畬鄉手工藝品展示,從另一個“角度”,綻放畬族人民智慧。
近年來,為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傳承民族優秀文化,永安市青水畬族鄉積極打造“三月三”文化旅游品牌,致力推進“三月三”畬族文化節與鄉村旅游相連,活動內容和文化內涵越來越豐富,已然成為民族文化展示、文化旅游融合的一場盛會。(永安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