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豹救援隊搜救被困山上的人員。
文明風3月29日訊? 社會救援力量具有貼近一線、組織靈活的優勢,他們參與熱情高、活動范圍廣、服務領域寬,在災害事故應急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加上地處東南沿海,自然災害頻發。尤其是在臺風天或特殊救援任務時,用好社會救援力量,我們的家園、群眾,無疑就會多出一份保障。
羅源活躍著這樣一支社會救援力量——工人、商戶、職員、家庭婦女、聾啞青年……來自各行各業的18位志愿者,為著公益二字走到了一起,守護著羅川家園,并發展成福建地區民間救援的領軍隊伍,他們就是羅源藍豹應急救援隊。
幾年間,隊員中有9名考取了國家認可的“應急救援員證書”;4人獲得福州市“見義勇為群體代表”稱號,其中還有一位是聾啞人;近兩年團隊共參與1次國際、3次國內、11次縣內的大型救援……去年,團隊志愿者服務時長超過3000小時。
加班訓練 備戰技能競賽
這個三月,一到夜幕降臨,藍豹救援隊位于羅源城郊的訓練基地就燈火通明。
??“月底我們要去參加國家應急管理部組織的全國首屆社會救援力量技能競賽,晚上集訓,正好模擬夜間救援。”救援隊創立者、隊長李進福說。
??夜幕下,燈光照亮的場地上隊員們身著“藍豹”隊服,正全神貫注,對模擬危墻進行角度測量、壕溝挖掘、釘制支架等作業。“每晚六點開始,十點結束。之前在白天進行過封閉式集訓,但是隊員們反映,家里、單位都有意見,我們只好轉為夜間訓練。”李進福在羅源做公益已經有8年時間,這還是第一次準備參加由官方組織的競賽。“這是一件好事,說明政府越來越重視社會救援力量。”李進福說,民間組織發起的這類競賽他參加過不少,每次都能學到不少技能,這次規格更高應該收獲更大。
?33歲的黃云是參賽成員中唯一的女隊員,還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婆家和娘家都非常支持我,輪流幫我照顧孩子,我很感動。”訓練中她不小心扭傷了腰,仍堅持不肯退出,“比賽有嚴格的人數要求,缺少一位,整支隊伍就沒有了參賽資格。”黃云不想因為自己拖了團隊的后腿。
?有些隊員家屬有情緒,黃云還會主動上門勸說,看著這位柔弱的婦女都能帶傷上陣,家屬們也都慢慢轉變了思維,由反對變支持。
“比賽需要十名隊員去廣州好幾天,我原以為人數會不夠要棄賽。好在縣應急管理局出面,向部分隊員的單位申請‘借人’,這才得到特批。”李進福說,一直以來,總有人不理解“藍豹”隊員做的事。他們沒有反駁,只是一再用事實證明自己守護家園的決心和能力,此番縣里的重視,就是對“藍豹”最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