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我要紅燒肉、油豆腐和卷心包。”“校長,您點了炸帶魚,我也很喜歡葉師傅的這個拿手菜!”“賴老師,您幫我占個位,我要和您坐一起。”3月19日午餐時間,福建三明一中總校三中分校食堂里一片歡聲笑語,其樂融融,150多名學生正和20多位陪餐老師共同享受愉快的用餐時間。
“近日,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制定的《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學校從今年4月1日起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營養健康管理等。其實我們學校一直有陪餐制,也注重學生們的營養搭配。”校長胡川華說,在食堂就餐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為進一步關懷留守兒童,保障學生食品安全,學校2009年開始有陪餐,2018年9月形成規范的陪餐制度:每天指定一名中層以上行政領導、食堂管理員、班主任或教師代表進行陪餐,做到同標準就餐,并做好陪餐記錄。
“我們陪餐不只是狹義上的‘一起吃飯’,還包括把關食堂的原料采購、進貨查驗、儲存加工以及食堂衛生環境、餐具清洗消毒、從業人員工作情況等涉及食品安全的各個流程。”陪餐當值的賴翠玲老師在食堂里邊督查邊介紹:“陪餐教師還負責對當餐飯菜的外觀、口味、質量等進行評價,負責對學生的意見建議進行收集和反饋改進、膳食搭配和均衡營養等內容。”
“開學季,家長陪餐;公示欄公示當天采購明細;7個菜選兩葷一素,再加一個營養燉罐湯;明廚亮灶、監控攝像,實現‘看得見’的監督;實施食品安全‘一品一碼’追溯管理體系;配合相關部門定期或者不定期對校園食堂及周邊排查隱患;傳統節日組織師生在食堂一起包粽子、包餃子……”對于如何做好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賴翠玲娓娓道來并指引證實。此外,三中食堂還獲評為省食品衛生等級A級單位、三明市食品衛生先進單位等。
“我住宿在校,老師和我們同吃飯,還經常到宿舍找我們談心,老師像我們朋友一樣。我住得舒心、吃得放心、學得開心,我爸媽也說很安心。”就餐時,來自七年級的羅同學俏皮地說,“小學住校吃食堂,吃得都膩了!但是現在的食堂經常換菜品,味道又好,每天都吃得津津有味,每餐都‘光盤’。”
“和學生同吃同坐,維持學生就餐紀律的同時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很多學生原先在課堂上不敢說的,現在也會主動吐露心聲,這讓自己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了更多了解,也更懂得對他們進行有效的幫助或引導。”陪餐了3年的陳曦老師說,“以前就餐時,遇到過一個沉默寡言的女生被告狀說在宿舍欺負人,我覺得不可思議。后來通過了解、溝通、關愛,這個女生再也沒欺負其他同學,而且和同學關系變好了,人也更開朗了,成績也更好了。”
“食品安全有保障,就餐氛圍舒心愉快,現在每天除當值老師陪餐外,很多老師也都自愿留下來陪學生們一起用餐了。據很多老師反饋說,原先是因為當值需要陪餐,后來是真的喜歡上了和學生們在一起就餐。”胡川華說,“立德樹人,有健康才有未來!學校會一如既往地嚴格落實責任,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實抓好,讓陪餐制度真正伴隨學生健康成長!”(來源: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