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小開展誠信故事我來講活動
二、積極踐行誠信擔當
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強調了道德實踐對于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提出只有將認識轉化為行動,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此,全區各中小學以“知行合一”思想為指導,積極踐行誠信擔當。一方面引導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將誠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實際行動踐行誠信。加大典型培樹,通過學生互評、教師推薦,評選產生“誠信之星”510名、“誠信班級”130個,以榜樣的力量,引導學生做誠信的擁護者、行動者、擔當者。另一方面加強考風考紀教育和誠信考試建設,創新開設無教師監考的“誠信考場”,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將誠信認知轉化為自覺自律的行動,積極營造“人人講誠信”的良好班風、學風及校風。同時,通過“小手牽大手”,將誠信理念、誠信力量拓展延伸到每個家庭,不斷擴大誠信影響力。
三、努力構建誠信文化
孔子曰:“君子以誠為貴”,孟子云:“車無轅而不行,人無信則不立。”誠實守信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早已融入我們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此,倉山區不斷推進誠信制度化建設,努力打造校園誠信文化。一是積極創設誠信文化環境,充分運用校園櫥窗、板報、校園網、紅領巾廣播站等陣地大力宣揚誠信內涵,讓學生置身其中,獲得熏陶感染,并通過講誠信故事、讀《誠信讀本》、唱《誠信之歌》、寫誠信文章、宣誠信誓言、做誠信公民等專題活動,鼓濃誠信文化氛圍;二是強化誠信立教意識,堅持將誠信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引導廣大教師堅守職業規范,求真務實、履職盡責,并通過開設道德講堂、舉辦誠信專題講座、建立教師宣誓制度、簽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及建立誠信檔案等活動,引領廣大教職員工樹立誠信師德形象,落實誠信育人宗旨;三是堅持依法誠信辦學,緊密結合“三嚴三實”教育實踐活動,組織全系統改進工作作風,規范辦學行為,完善工作程序,健全黨務、政務和校務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通過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著力建設“誠信機關”“誠信學校”,努力打造教育行業的誠信名片。
四、著力培育時代新人
誠信的力量,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為玉。全區各中小學堅持以誠信教育為基石,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承擔起“鑄魂育人”的神圣職責。一是立足“忠誠愛黨愛國”,通過開展“紅旗飄飄 引我成長"等系列主題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教育學生立志聽黨話、跟黨走,報效祖國;二是立足“言行一致作風”,全面貫徹落實《中小學生行為習慣實施意見》,通過行為習慣與品德修養兩手抓,引導學生以誠立身、以誠立學、以誠立言、以誠立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立足“求真務實進取”,結合學科學業學習和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努力求知,精益求精,追求真理,志存高遠,歷練敢于擔當、不懈奮斗的精神,成為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時代新人。(倉山區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