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為三元區莘口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做講解
“三明原來是一個深山小鎮,當時流傳著一首民謠:‘小小三元縣,三家豆腐店,城里磨豆腐,城外聽得見’。小小三明是如何發展成現在的模樣呢?”吳陽欲言又止的樣子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循聲望去,墻上展示著三明的工業發展,三鋼、三化、三明重機廠……黑白照片訴說著過去,在吳陽的講解下,孩子們的思緒似乎飛進了照片里……
觀展的半個小時很快過去,吳陽帶著學生們走到了展館的最后一部分。在這里,大家看到了30多年來,文明三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吳陽對看得入迷的小學生們說道:“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要有信心,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努力拼搏,為創建美麗三明城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
這場解說是吳陽首次擔任解說員,興奮之余她也不免有些緊張:“講演是我的興趣愛好,所以去年報名參加了‘小小講解員’的選拔比賽。雖然平時經常參加這類比賽,但是今天第一次擔任正式的講解員,內心還是有些緊張。在準備的過程中,我了解了很多家鄉的歷史文化,在為大家做解說的同時,鍛煉了膽量,也讓我學會了很多與人溝通的技巧。”
吳陽的媽媽陪著她一起來到了展覽館,在旁觀摩了女兒首次“上崗”的表現。她說:“這樣的活動對孩子來說,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以前所有的訓練都是為了今后的實踐。孩子特別重視這次機會,今天一大早就來到展覽館,對著墻上的照片練習講解。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機會,讓孩子在不斷的鍛煉中成為有膽量、有智慧的少年。”
莘口中心小學帶隊輔導員吳曉昀全程陪同孩子們參觀展館,聽著講解。她說:“這樣的講解方式很新穎。同齡人之間總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和心靈感應,他們互相知道對方希望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小講解員用自己的語言向孩子們做最容易理解的講解,能讓孩子們更好地接受,很有意義。”
莘口中心小學學生阮錫林邊聽著吳陽姐姐的解說,邊認真地在筆記本上做著筆記。他連連稱贊小姐姐的講解通俗易懂,他希望以后還能有機會聽到同齡講解員的精彩解說。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三明就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發祥地和領跑者,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鮮明的主題、豐富的內容和扎實的效果而著稱。多年以來,三明市積淀了深厚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歷史。
三明市委文明辦組織開展“小小文明講解員”活動,不僅能夠加深孩子對家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了解和認同感,培養家鄉歸屬感和自豪感,更培養了孩子們的社會服務意識,引導他們在志愿服務中踐行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精神品質。(三明市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