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講堂 打造宣講品牌
宣傳思想文化,連城有民言宣講團,也有特色鮮明的“大榕樹講堂”。
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博物館等資源,連城在全縣設立了11個固定教學點,把宣講講臺搬進生活。“大榕樹講堂”就是其中打造的一個特色品牌。
新泉鎮北村崗頭矗立著一棵大榕樹,樹根盤錯、綠色蔥蔥。對當地群眾而言,這棵大榕樹有著特殊的意義和情感,不僅是紅色歷史的見證,也是繼往開來的激勵。
“去年我們因勢利導,打造‘大榕樹講堂’理論進基層品牌,讓老紅軍、老黨員、老支書走上講壇,和群眾一起回憶當年的烽火歲月,把黨的理論和方針政策傳達好、宣傳好。”羅衛妮說。
“大榕樹講堂”開講后,激發了干部和群眾交流的熱情。新泉鎮人大主席團依托“大榕樹講堂”,讓代表們轉變角色、擔當主角,和群眾圍坐在一起,把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用群眾聽得懂的“實在話”“大白話”說出來。
“我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1986年春開始推銷柑橘,后來辦起了紙箱廠、竹涼席廠。我是嘗到改革甜頭的人。”說這話的,是曾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勞動模范的林新玉。她受邀來到大榕樹下,和全縣各行各業的婦女代表一起,參加“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我與姐妹拉家常”活動,以自己的經歷,講述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和惠民政策。
據統計,截至目前,“大榕樹講堂”共開設了主題學習班10多期。一棵榕樹,一個講堂,當地各界干部和群眾在蒼茂的榕樹下,暢快交談、靜心聆聽,帶著收獲和信心回到崗位。
一個聯盟 占領宣傳高地
在互聯網時代,用好網絡,正確引導,能夠使其成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利器。
2005年5月,連城縣20多名熱心、有正義感、擁有共同夢想的青年,通過QQ軟件相識,自發成立了“冠豸交友樂園”QQ群。這個依托QQ群、連城論壇而活躍起來的社團引起了連城縣委宣傳部的重視。
2010年,在連城縣委宣傳部的支持和推動下,冠豸交友樂園QQ群進行整合重組,登記注冊為“連城縣網友協會”。同時宣傳部主動融入,指導網友協會加強規范化建設,提高活動的組織化程度,塑造成一個綜合素質高、“能戰斗”的團隊。
“網絡已經成為思想、信息和輿論的主要集散地,我們把網友組織起來,把網絡平臺匯聚起來,加強規范和引導,利用他們信息豐富、受眾多、傳播廣的平臺優勢,把主流聲音傳出去,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羅衛妮說。
連城網友協會會長羅傳健介紹,幾年里,網友協會在微信、微博、網站等網絡平臺對理論政策進行宣傳,用多媒體方式講好連城故事;同時積極“打謠言”,對影響社會穩定的苗頭進行引導,對困難群體幫扶等公益事業,他們也在持續進行。“通過線上、線下的傳播活動,一點一點地積累了社會各界對我們的信任,網絡公信力也在大大增強。”
與此同時,“微信大聯盟”也應勢而出。該聯盟吸納了全縣41個微信公眾號,包括官方和民間的賬號,粉絲總數量超過20萬。“以前微信公眾號各自為戰,現在把它們集中起來,在應對輿情、宣傳全縣中心工作、思想文化等方面合力運作,搶占網絡宣傳高地。”羅衛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