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19日訊 同安是“朱子學”的開宗之地,民間用“許濙開疆二千載,朱熹過化八百年”來概述同安的開發史和文明史。朱熹首仕同安,為同安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豐富的物質財富。今年是朱子誕辰889周年。昨日,“匯通中外·論道同安”——2019廈門(同安)第四屆國際朱子文化節啟動儀式在廈門朱子書院舉行,海內外專家、學者云集“論道同安”,推動海內外文化交流合作和融合發展,推動廈門“朱子文化”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活動由中國朱子學會、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廈門朱子書院、廈門筼筜書院、同安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同安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承辦。
立足優秀傳統文化
為“文化強區”提供助力
昨日上午8時許,由韓國學者、越南學者、朱氏宗親、廈門朱子學會代表敬獻花籃,以禮祭朱子,拉開了第四屆國際朱子文化節的序幕。
《同安縣志》記載:“閩之文學以漳泉為最,而漳泉尤以同安為最。蓋因朱子過化,文風日盛耳”。同安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林國財說,朱熹首仕同安任主簿期間,逃禪歸儒、采風問俗、興文講學、為民辦事、凡事躬行。朱熹首創的蘇頌丞相祠被列為涉臺文物,而他當年整治的縣學(孔廟)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都是朱熹最早‘過化’同安集成‘理學’的實物見證,也是同安近千年來‘士思其教,民思其惠’的懷念載體。”
林國財說,同安區委、區政府歷來重視朱子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挖掘與發展,朱子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日益增強。今后,同安區將繼續立足優秀傳統文化,提煉、展示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為加快推進“文化強區”建設提供文化助力。
學者研討朱子《家禮》
“朱子之路”研習營7月舉辦
昨天,中外學者論道,圍繞“朱子家禮與東亞社會”展開思想交鋒。
韓國朱子學會會長、韓國中央大學盧仁淑教授認為,朱子《家禮》不僅對于朝鮮社會,對于現在韓國的社會規范,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越南河內大學鄭文定教授介紹,14世紀,朱子《家禮》傳入越南,越南學者結合越南實際情況重新修改,受到了百姓廣泛喜愛,對越南影響深遠。隨后,專家學者圍繞朱子《家禮》的沿革及影響、現代價值等多方面深入探討。
據悉,第四屆國際朱子文化節分三階段,第二階段“朱子之路”研習營將于7月舉辦,研習營將吸納全球熱愛傳統文化尤其是朱子文化的青年大學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參加,沿著朱子的足跡,重走朱子之路,以體驗、研討和弘揚朱子學術思想為主題。
今年9月,第三階段“文化進校園”將在同安區各中小學開展,通過連環畫、講座、校本教材等方式擴大朱子學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推動同安朱子文化的普及與發展。
鏈接
朱子書院顧問達26人
昨天,韓國退溪學會會長李光虎,韓國韓中哲學會會長李哲承,廈大人文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朱菁,越南河內大學科研處副處長鄭文定等4名教授被聘為朱子書院顧問,至此,廈門朱子書院學術顧問達到26名。同時,廈大人文學院、廈門朱子書院分別與韓國退溪學會(韓國退溪研究院)、韓國朝鮮大學哲學研究所簽訂合作協議。(同安文明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