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垃圾屬于廚余垃圾,應該放在綠色的垃圾桶里。”3月11日,在新羅區上品至尊小區的一處垃圾點旁,一名督導員正在對該小區業主陳女士的垃圾進行分類指導。
生活垃圾分類是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人居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上品至尊作為龍巖中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首個試點小區,自今年1月12日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來,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小區居民的環保意識,保持小區環境優美整潔。
布置分類設施 細化垃圾分類
當日上午,記者看到,在該小區有8處垃圾回收點,每一處的回收點均放置著5個垃圾桶,分別是1個綠色的廚余垃圾桶、1個紅色的有害垃圾桶、1個藍色的可回收物桶、2個黃色的其他垃圾桶。在垃圾桶的后面還立著生活垃圾分類指導宣傳展板,上面介紹了各類垃圾的分類知識。不僅如此,在小區醒目位置還粘貼著“您已進入垃圾分類小區”的垃圾分類小區標識牌以及“垃圾分分類,資源不浪費”等宣傳橫幅,營造了良好氛圍,鼓勵小區居民踴躍參與。
據了解,上品至尊有住宅825戶,目前已免費發放近600個戶內垃圾分類桶,還將繼續發放剩余戶內垃圾分類桶,以此達到“家中初分、定點收集”的目的。居民鄭先生向記者展示其正在使用的戶內垃圾分類桶,該桶可通過腳踩開蓋,左側的綠桶為“廚余垃圾”,右側的黃桶為“其他垃圾”。“這桶的容量還挺大的,足夠裝我家一天的生活垃圾了。”鄭先生說,通過垃圾分類,把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分開,這樣可回收垃圾就不會受到污染,回收效率更高了。他認為,從這一代開始努力,堅持垃圾分類,未來的社會將會更加文明。
印制指導手冊 挨家入戶宣傳
“每一個樓梯的提示欄上都粘貼著《垃圾分類倡議書》。”福建省龍環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垃圾分類相關負責人林先生說,他們還印制了精美的垃圾分類指導手冊。
林先生介紹,去年12月初,該小區成立了垃圾分類志愿者行動小組。該小組及小區黨員不定期地開展入戶宣傳活動,向小區居民詳細介紹垃圾分類的意義及分類知識,并發放了600多冊宣傳冊。同時,還對該小區保潔阿姨進行垃圾分類專項培訓。該小區配備的2名督導員還承擔著宣傳垃圾分類工作、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和督導居民分類正確等工作。
另外,通過與上品至尊小區附近的松濤小學分校、第二實驗小學等學校舉辦《垃圾分類,從我做起》、《大手拉小手,垃圾分類進校園》等各種活動,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家庭帶動小區,逐步提高小區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的意識。
“自3月4日起,每天早上9:00-9:30廚余垃圾接駁車直接到上品至尊運輸廚余垃圾。”該小區物業戴主任介紹,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類是資源,居民定點投放垃圾,垃圾每日分類清運,不僅從源頭上減少垃圾污染,也提升了居民素質,小區環境正向良性發展。
設智能回收箱 積分可換禮品
采訪當日,新采購的智能垃圾分類設備剛剛運到小區,有望于16日開始使用。
據介紹,生活垃圾智慧分類管控系統由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垃圾分類條碼打印機組成。居民完成注冊后將可回收垃圾通過掃碼放進智能回收箱后,回收箱會自動稱重并將重量登記在居民賬戶上。
林先生表示,接下來,這些積分累積到一定數量后就可以到物業處兌換相應的獎品,并表彰優秀家庭,以此提高居民參與度。同時,這一數據也能反映出各居民用戶垃圾投放情況,供相關單位監管,督促資源的回收利用。(閩西日報記者王沐 張梓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