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社區舉行“鄰里守望·情暖莆田”學雷鋒志愿服務主題活動,志愿服務隊走進社區,為居民提供義診、電器維修等便民利民志愿服務。
首批推出8個示范點
典型示范,引領帶動。荔城區加強培育,推出了首批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示范點,分別是鎮海街道文獻社區(理論宣講示范基地)、拱辰街道濠浦社區(社會宣傳示范基地)、北高中心小學(教育服務示范基地)、荔城區文化館(文化服務示范基地)、北高鎮山前村(科技與科普示范基地)、莆田四中(健身體育服務示范基地)、新度鎮蒲坂村(鄉風文明示范基地)、黃石文廟(公民道德建設示范基地),進一步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3月6日,在鎮海街道文獻社區,志愿者郭景國為社區60多位居民進行理論宣講,從黨的十九大精神內涵、發展成就等方面,詳細作了闡釋。
近年來,該社區堅持以學習帶工作、以工作促學習的做法,堅持結合制度建設夯實共學共建、結合陣地建設整合社區資源、結合文化建設營造濃厚氛圍、結合工作實踐服務居民群眾“四個結合”,創新開展基層理論宣講活動,成為理論宣講示范基地。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些示范基地的引領帶動作用明顯。在新度鎮蒲坂村(鄉風文明示范基地),“鄉風文明講壇”成為向村民開展宣傳的好陣地,為鄉村振興提供精神支撐。
“在家盡孝心,出門講誠信……”3月5日晚,在該村“鄉風文明講壇”上,村里的“好媳婦”鄭秀玲用自己樸實的語言,講述自己的事跡與感受,感動著場下的村民。
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該村近年來涌現出了許多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傳揚著鄉風文明。
荔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委文明辦主任范志陽介紹,鄉風文明是看不見的“虛功”,但“虛”變“實”需要有載體和陣地的依托。蒲坂村開展的“群眾說、鄉賢論、榜上亮”道德評議等活動,就是很好的形式,起到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