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坪古村舊貌換新顏
文明風2月22日訊(通訊員 陳曉星 丁文婷 馮發勝)走進建寧縣溪源鄉上坪村,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不遠處,一幢幢木質小屋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彩云間,這是書吧。”隨行采訪的村黨支部書記楊永華介紹說。
“你看,現在這書吧的位置,原來是個牛欄。”楊永華指著眼前的木質小屋說。
牛欄變書吧?“是啊!”楊永華說,這些年來,上坪村實施“上坪古村再生計劃”,與清華同衡、中央美院、東南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院校機構合作,在保護的同時予以開發,對古村廢舊倉庫、烤煙房、豬圈、牛欄進行改造,引入新型零售、旅游業態,尋求古村落發展新契機。
上坪村書吧
在國內外知名院校的助力下,村里的豬圈變酒吧,牛欄變書吧,舊倉庫、烤煙房搖身一變成了休閑吧。“以前村里垃圾亂堆,環境很差,生活起來也不舒服。現在環境變美了,來村里旅游觀光的游客越來越多。”村民楊勝輝說。
“之前,我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村里舉辦的一系列廉孝家風、研學活動,知道村里發生了變化,這回親身感受了一番,沒想到變化這么大!”在一旁的返鄉村民楊民貴接過話茬。
這些年來,楊民貴都在寧德經商,因業務繁忙,好幾年沒有回家過年了,看到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顯得十分激動。
采訪中,我們行走在村里,村頭村尾、庭內院外不見一絲雜亂,一個個大紅燈籠和竹桿上曬的一排排紅潤香腸特別醒目耀眼,映襯了喜慶紅火的新年。
“老大爺,您做這么多香腸吃得完嗎?”記者問道。
“一小部分是自己吃,大部分是賣給來游玩的客人。”說起家門口賣“土味”,楊大爺樂得合不攏嘴。他說,外地游客的到來,帶動了土特產的銷售。現在各家各戶的蓮子、明筍、土雞土鴨、山茶油都供不應求。
“村子美了,環境好了,游客來了,原本寂寥的古村,如今又迎來了‘新機’。”
上坪村傳播文明新風
溪源鄉鄉長劉涵介紹說,下一步,鄉里將以旅游開發為主線,通過打造產品,植入新的業態,補足古村落旅游服務配套設施,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與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保護綠水青山有機統一起來,帶動產業和文化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采訪結束,已是中午時分。車子離開古村落,古屋、古巷、廉孝文化長廊和村民們的笑容留在了后視鏡中。這景象,也許就是村民們在鄉村振興中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源動力。(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來源: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