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竹天下廣場工地誠信等宣傳圍墻(吳彩云拍攝)
一是工作目標高站位。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統領,著力整合信用信息資源、改善信用環境、強化信用文化氛圍、拓展信用服務領域、完善“守信激勵、失信懲戒”聯動機制,建設“誠信最優”的新永安。
二是腳踏實地穩推進。永安市2019年1月7日印發〈“誠信永安”建設實施方案》,在科學規劃前提下,理清思路、階段任務等,逐步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水平。具體措施如:在永安市政府門戶網站上開通信用專欄,公開查詢信用信息,公開展示失信黑名單等,并推動各行業信息系統平臺整合,促進互通共享,全覆蓋的信用信息系統。促進行政審批、財政性資金使用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應用信用信息,落實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提高社會誠信度。同時,廣泛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活動,弘揚誠信文化,傳遞誠信理念,把誠信融入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實踐,納入精神文明創建主要內容,在全社會樹立誠實守信的文明風尚。
三是有的放矢抓重點。永安市加強誠信制度建設。把制定標準規范體系作為重點任務抓好,出臺公共信用信息歸集和使用管理辦法、鄉鎮(街道)以及市直部門信用體系建設考評辦法,并納入文明單位(校園、村鎮)創建動態考評,依“法”依“規”有序推進信用信息分類管理。同時,在有“規”可依的前提下,細化落地操作辦法,制定出臺社會法人和自然人信用分類等級評價辦法,嘗試信用積分管理,以此為信用監督和懲戒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分部門、分行業、分領域制定出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聯運辦法以及具體實施細則,努力形成系統有效科學合理的聯動獎懲機制,讓守信者“紅”,失信者“黑”。
永安市積極促進信用數據歸集。加快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設,配合三明市做好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法人信用數據庫、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應用平臺、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自然人信用數據庫等建設工作;同時,注重健全和完善各部門信用信息系統,新建或改造信用信息數據庫及數據接口等設施,梳理信用信息目錄,制定本部門信用信息的具體標準,建立部門信用信息交換共享機制;并逐步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執行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全面實施社會紡織、機關和事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積極落實“雙公示”信息報送,落實責任到人,做好信息歸集、處理、公示、上報、考核等具體工作;注重提高信息歸集質量,逐步實現信用信息歸集自動控制化,督查促落實,實行信用信息歸集報送季度通報和排名;推進第三方信用評價系統建設,鼓勵社會信用服務機構開展信用評價業務,建立信用信息系統,推進市公共信息平臺與第三方信用評價系統間的信用信息交換與共享。支持信用評價機構利用大數據技術,整合已公開發布的公共信用信息和非政務信用信息,建立面向不同對象的信用服務產品體系;加強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建設,永安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分工要求,依法依規制定完善本部門“紅黑名單”管理制度,規范“紅黑名單”審核、確認、查詢、公示、修復矯正及異議處理程序,實現“紅黑名單”工作常態化和信息化,并及時將認定的“紅黑名單”在信用中國網站、政府門戶網站信用專欄上進行公示。
永安市積極推進“多方面”信用建設,在推進政務、商務信用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健全環保、文化、勞動保障等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完善各領域信用記錄并逐級歸集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打擊拖欠勞動者工資等違法失信行為,并納入信用“黑名單”進行通報和懲處,推進社會誠信建設。
四是建章立制懲失信。永安市建立實施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落實《永安市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的實施方案》,強化“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約束機制,讓失信者“舉步維艱”。同時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糾正以權謀私、造假欺詐等失信行為,樹立誠信風尚。并加強行政性約束,重點監管嚴重失信主體,從嚴審核行政許可審批項目、從嚴控制生產許可證發放等多個方面,依法依規進行“行政性約束”和限制。
五是激勵誠信樹典型。永安市實行守信激勵舉措,包括選樹誠信典型、對守信者提供服務便利、完善激勵機制等。永安市委文明辦配合市信用辦等“責任單位”,開展“選樹誠信典型”活動,對誠信道德模范、優秀青年志愿者等“誠信典型”進行廣泛宣傳,弘揚誠信光榮社會正氣。同時,把誠信教育融入文明實踐,貫穿于公民道德建設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全過程,立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道德講堂和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結合起來“3·5”學雷鋒活動日等載體,組織開展誠信主題活動以及誠信宣傳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六進”活動,豐富誠信教育內容,倡導誠信風尚,推進文明進程。(永安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