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察
理性節約 引領餐飲新風尚
“不攀比、無煩惱”的宣傳標語在LED屏滾動播放,滿是節約元素的新菜單擺上了餐桌,傳統名菜“佛跳墻”走入尋常百姓家……10日,記者在聚春園酒店探訪時了解到,“文明用餐”形成常態化宣傳、市民消費更加理性、高端菜肴開始走向平民,理性、節約的餐飲新風尚正逐漸形成。
走近聚春園酒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口LED屏滾動播放的標語:“講文明、樹新風,不攀比、無煩惱”。酒店內,各式勸導顧客理性消費的標語餐卡在桌上也隨處可見。“在顧客點餐前,服務人員也會提醒顧客適當點餐避免浪費。”大堂經理尤佳表示,酒店還為顧客提供了免費打包服務,盡可能減少食物的浪費。
除了標語餐卡,一份份嶄新的菜單也擺放在各個包間及餐桌上。聚春園大酒店總經理楊杰告訴記者,這份菜單大有講究,“菜單上匯集了40道傳統閩菜幫助顧客進行選擇,避免因不了解菜品而胡亂點菜,造成浪費。此外,佛跳墻、芋泥、糟鰻等菜品可按人按份上菜;菜單也取消了大份的選項,僅保留中份和例份,避免食物浪費”。
“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既是酒店業者的責任,也得益于顧客消費觀念轉變。”楊杰告訴記者,近年來,顧客的餐飲消費習慣已漸漸從講排場、好面子轉向了理性與節約。“我們的佛跳墻有三種價位。過去,顧客常常點滿一桌最高價的“佛跳墻”,而如今,大家不再覺得最貴的就是最好的,許多家庭更愿意點齊三種價位的佛跳墻,來體驗不同風味。”楊杰介紹,同樣的理性消費也體現在婚宴上。據悉,近年來,聚春園承辦的婚宴桌數由平均30桌~40桌降至15桌~20桌,以往標配的禮金臺也早已不是必須項。2018年,酒店更是承辦了10余場自助餐形式的婚宴酒席,更多樣、更理性的消費選擇在市民中已愈發流行。
全新的消費風尚和理念,也推動著越來越多的高端菜肴走向平民。佛跳墻既是閩菜的代表,也是聚春園的看家手藝。楊杰介紹,為了滿足各層次消費者需求,使更多的顧客也能品嘗到正宗的福州佛跳墻,百元以下的“福壽全佛跳墻”“羅漢佛跳墻”等產品已經應運而生,未來,酒店還將從包裝、冷凍等多角度探討研發外帶式產品,讓高端菜肴走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少放鞭炮成常態
近年來,福州禁限放煙花爆竹的力度逐步增大,燃放爆竹煙花的少了,不放煙花爆竹的多了,大爆竹大煙花幾乎“銷聲匿跡”。這一悄然出現的變化正成為榕城民眾過年的新風尚。
監測數據表明,燃放煙花爆竹會產生大量顆粒物(PM10、PM2.5)、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較大。與2018年相比,今年福州市鼓樓、臺江、倉山、晉安、馬尾煙花爆竹臨時零售點為40個,比2018年減少3個。不僅零售點減少了,允許燃放的爆竹也由2018年的500響降到了200響以下。
記者10日在一煙花爆竹臨時零售點看到,該零售點賣的都是200響以下的爆竹、燃放高度不高于3米的低硫無硫環保小型煙花。零售點人員告訴記者,今年銷售的都是小爆竹小煙花,銷售額比2018年減少近半。
市民購買煙花爆竹的少了,燃放量自然也減少了,春節期間仍堅守一線的環衛工人最先感受到榕城的這種變化。負責西二環中路與斗池路交叉路口至烏山西路路段兩側日常保潔的環衛工人林師傅告訴記者,平時的垃圾量每天夠裝4個垃圾桶,而春節期間每天的垃圾量還不到2個垃圾桶。
“春節期間空氣質量整體優于2018年同期。”福州市生態環境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春節期間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首要污染物為PM2.5。
記者10日走訪福州市急救中心、福州市中醫院、福州兒童醫院、東南眼科醫院等市區多家醫院獲悉,以往年相比,今年因燃放煙花炮竹而導致受傷的患者較往年明顯減少,除了東南眼科醫院,其余醫院甚至沒有接到鞭炮傷患者。(稿件來源: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