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洋村村民用手機對唱畬歌。
羅源水口洋村
幸福畬歌唱起來
10日一早,清越的畬歌就回蕩在福州市羅源縣起步鎮水口洋村,畬族姑娘和小伙穿上畬族的傳統服飾鳳凰裝,唱山歌、打糍粑、跳竹竿舞,和游客共饗文化盛宴。
“我們這是為馬上就要到來的羅源縣首屆鄉村美食大賽和第十二屆‘畬族·風’民俗文化旅游節排練節目,讓大家知道畬族的新年也充滿文化味。”水口洋村黨支部書記雷文斌告訴記者,1月初,水口洋村剛成立畬族文化創意產業園,現在文化大餐一道接著一道,畬村的新年越來越有意思,如今已成為羅源畬村的一張名片。
水口洋村曾是有名的貧困村,1998年從偏僻的山溝整村搬遷到現址。隨著經濟發展,村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而村里卻連一塊固定的文化活動場地都沒有。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雷文斌和家里人一商量,決定把位于村中心的自家祖厝騰出來。2016年,近400平方米的古民居改建成了村文化活動中心和畬族文化展示館,水口洋村有了固定的公共文化活動陣地。雷文斌又組織村民成立文藝隊,跳竹竿舞、教授織布技藝,村民還自發建立了微信傳唱群,隨時隨地用手機對唱畬歌。
為了把畬族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好,村民們還把家中存放的老物件捐出來,眾籌建立了畬族文化傳承基地。在各級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文化廣場、畬族風文化墻、畬源山莊等文化基礎設施也相繼建成。
文化“活”,發展旅游就有了基礎。今年,水口洋村計劃整合桃林、瀑布等資源,與畬族文化相結合,發力鄉村文化游:一方面深入打造民俗體驗游,讓游客立體式體驗畬族文化;另一方面依托畬族文化創意產業園,展示銷售各類畬族文創手工藝品。“屆時旅游業將增加村民和村財收入,全面助推鄉村振興。”雷文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