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文明古國,飲食文化歷史悠久。俗話說,明以食為天,吃飯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餐桌文明也是文明的一種體現。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腰包漸漸鼓起來了,可是節儉的傳統美德卻慢慢被遺忘,在餐桌上,浪費的現象變得十分普遍。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相較以前提高了不少。餐桌上的美食也越來越多,可是這些美食有時卻不能被完全享用,剩菜剩飯現象不少見,在創建文明的路上,餐桌文明也被重視。現在各地都在提倡“光盤”行動,反對浪費,做到不剩菜不剩飯,吃不完的要打包。其實有些人外出就餐不是講究實惠,而是講究排場,但往往這樣就會造成浪費現象,因此我們要倡導合理消費、理性消費,按需點菜,節儉不浪費,也就不需要打包剩菜剩飯了。
文明餐桌不僅在于不浪費,餐桌禮儀也是其中的一部分。作為禮儀之邦,我們更不能忽視文明禮儀。文明用餐,自覺遵守公共道德規范,外出就餐時,在公共場所不肆意喧嘩,不影響他人用餐,不隨意造成用餐環境污染,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遵守的餐桌禮儀。
文明餐桌要做到不浪費,注重用餐文明,更要注重科學飲食。社會發展,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環保意識也在逐漸加強,在餐桌上堅持低碳環保,拒絕使用一次性餐具也是不容忽視。同時科學飲食,飲食上少油、少鹽、少糖、低脂食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文明創建穩健開展,文明餐桌也越來越被人們重視。所謂粒米雖小君莫扔,勤儉節約留美名。讓我們行動起來,文明餐桌從你我做起,讓節儉的美德與我們同行,讓文明用餐在全社會風行。(福州市倉山區第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