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本在家”宣講走進社區課堂。這堂課是在玉鳳社區二樓老年大學舉行,來自玉鳳社區居民群眾120多人參加。本次講堂從一首《常回家看看》響起,大家一起隨唱。活動在“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系列報道欄目中拉開帷幕,伴隨著記者的一個個采訪鏡頭,一個個活靈活現、形式各異的大眾人物,栩栩如生的向央視記者紛紛述說、紛紛吐槽自己各自的獨特家風,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了正能量,加深了大家對美好家風內涵的進一步理解。隨后,宣講員高主任發揮自身優勢深情并茂的向大家講述了《毛澤東的家風故事》,結合家庭、生活中的常見事例,分別從“孝善敬親是義務”、“教育子女是責任”、“夫妻和睦是紐帶”、“勤儉持家是傳承”和“遵紀守法是底線”五個方面,用幽默風趣而又接地氣的語言,生動講述了良好家風的養成對每個家庭成員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引起了在場群眾的共鳴。“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在宣講人的帶領下,大家共同朗讀經典警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感受古人對家風家訓的總結和勸誡。
“國之本在家”走進企業課堂。這堂課在縣城投公司五樓會議室舉行,公司里全體干部職工,共60多人參加。宣講員高主任釋義家教門風是最大家庭財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傳承優秀家教家風文化,以優秀家風潤家風促民風。認真踐行父慈子孝“五不怨,七不責”的標準,即做到孩子對父母:“不怨父母遲緩,不怨父母無能,對父母,不怨父母埋怨,不怨嘮叨,不怨父母生病”;父母對孩子:“當眾不責,愧悔不責,暮夜不責,飲食不責,歡喜不責,悲傷不責,生病不責”。闡述了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有強的國,才有富的家,家與國聯在一起,創造地球奇跡。
每一堂課大約在1小時的講座中,掌聲不斷,大家在聆聽中領悟,在反思中收獲,對家風、家教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認識到“雖然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位,卻對家庭成員影響至深”的道理,大家一致表示將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弘揚好家風,樹立好榜樣,講道德、重家風、傳家訓,讓家庭成為幸福和諧的港灣,努力實現社風與家風的良性互動。
通過學習感悟“國之本在家”,大家深刻的領會到,立身處世從孝字開始;幸福人生從孝字開始;教育孩子從孝開始。在學習、生活、工作中,學道---知道---悟道---行道---得到。我們必須做到有所為,必須有所不為:修身正本,正己化人,做心懷感恩之人,有道德之人,天天就會好心情。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并作為行動指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演繹出自己精彩幸福的人生,建設文明幸福家庭。(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