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29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機關干部、老師學生、鄉村干群、企業職工、社區群眾,傳承良好家風,踐行傳統美德,樹立鄉風文明,營造的良好宣傳氛圍。近一段時間以來,大田縣鄉村講師團青春筑夢隊組織相關人員,制作《國之本在家》PPT課件,分成領悟家國情懷,領悟道德光芒,領悟為民情懷,領悟文明內涵,領悟家庭擔當等五大部分內容,由宣講隊成員高上釵宣傳解讀,宣講團走進“機關、社區、學校、鄉村、企業”等課堂學習宣講,通過道德講堂平臺,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落到實處。
“國之本在家”宣講走進機關課堂。這堂課是在縣農業局五樓會議室上進行宣講,共有80多名干部職工參加。本次講堂,宣講員高主任從“家”的說文解字開始說起,家是生活港灣,人生驛站,無論走向何方,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回家的路上。建立溫馨的家庭,每一個家庭成員都要進行修身養性,愛護自己的身體,“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不要做一些會損自己軀體的事情,圍繞“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適應社會,道德健康”四個進行有效運作,只有健康身體,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本次講堂例舉九牧林后裔大田林氏家訓:“讀書勤以口誦,種田勤以耕耘,婦女勤以紡織,子弟勤以孝悌,勤乃儉之本,儉乃勤之根,勤儉二字是傳家之珍”。大田縣李氏家訓:“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耕田讀書”;大田縣連氏家訓:“文章華國寶,詩禮傳家珍,倚重農與耕”良好家訓。用林氏、李氏、連氏當中踐行自己家訓身邊的優秀人才成長過程典型案例,來教育身邊的人。
“國之本在家”宣講走進校園課堂。這堂課是在濟陽學校會議室里進行宣講,全校教師家長學生代表,共60多人參加。本次講堂從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視頻開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隨后宣講員高主任用大田縣身邊例子釋義解讀,并舉例說明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意義。何謂家風?家風亦稱門風,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傳的道德準則、處事方法和精神風貌,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良好家風就是勤儉持家、詩禮傳家,家風如同無言的教育、無聲的力量、無形的磁場,好的家風會讓人充滿正能量,壞的家風則會給人以負能量。
“國之本在家”宣講走進鄉村課堂。這堂課是在建設鎮五樓會議室舉行,全鎮黨員干部村干部,共120多人參加。本次講堂活動,宣講員高主任釋義解讀,國是千千萬萬個家,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小家連著大家、連著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國家想要有健康的肌體,就要有每一個健康的細胞。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是核心價值觀。黨員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黨員干部應當樹立良好的家風,以好家風引領起好的社會風氣。期間插播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為民情懷視頻講話精神。宣講員高主任例舉了廖俊波在政和縣工作期間的典型事例,再一次說明傳承良好家風,就要培育為民情懷,家國情懷,道德光芒,家庭擔當。把自己家庭打造成為孩子夢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