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疏結合 市容市貌展新顏
小攤小販管理,是城市管理中一個繞不開的問題。“治理攤點要疏堵結合,不能只是簡單的取締。”執法人員說道。
為此,該局選擇農貿市場周邊、居民小區出口等人流密集區,劃分臨時攤位。對因拆遷后在綠洲小區門口擺攤的攤販,積極引導到吳厝農貿市場;針對人流量相對集中、遠離農貿市場的工業區,設置臨時攤位,引導流動攤販在線內經營,在規范攤販和保障市容之間找到了結合點。
“城市考評明確規定,可以在不影響正常交通情況下劃定區域,商販可在劃定區域內規范經營。”據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要求所有臨時攤位經營戶必須在上午7點至13點,16點至21點期間進行經營,并且每天都有執法人員巡查監督。
變“堵”為“疏”,既兼顧一些困難群眾就業需求,方便市民生活,又可緩解執法人員與個體經營者的矛盾,贏得了群眾的稱贊。
“城管、攤販、市民互相理解、支持,良性互動,城市管理才會越來越好。”執法人員表示。
而針對影響市容市貌和群眾安全的廣告,該局嚴格按照《莆田市招牌標識設置導則》進行全面排查、逐一整改,有效解決轄區內戶外廣告多、亂、雜、破等突出問題。通過進街入店宣傳營造氛圍、集中力量摸清實情、突出重點拆除廣告,經過大規模攻堅拆除行動,秀嶼考評區內的違規T形、墻體、屋頂、懸挑、店招及燈桿廣告已基本拆除到位。
■去灰求潔 加強滴撒漏管控
近日,秀嶼區城管局機動中隊人員在巡查路面“滴撒漏”現象時,發現福廈鐵路第四標段工程的渣土車運輸渣土時,沒有按規定的路線行駛。對此,執法人員走訪該項目,督促企業要完善“五小”工程,規范管理,從源頭上整治“滴撒漏”。
渣土車“滴撒漏”,使得道路“蓬頭垢面”,有損城市的良好形象。為進一步加強渣土車揚塵污染防治工作,有效遏制“滴撒漏”現象 ,該局執法人員主動作為、密切配合,大力開展建筑工地文明施工和“滴撒漏”專項整治行動,切實強化渣土車和工程運輸車輛密閉管理。
“實行流動巡查與設卡嚴查相結合,定時檢查與不定時檢查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管控方式,堅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教育一起,始終保持嚴管高壓態勢。”執法人員介紹說,該局將機動中隊人員分成早、夜兩班,采取關鍵路口蹲點與交叉巡邏相結合方式進行不間斷監管。同時,借助渣土辦平臺,聯合交通、交警等部門,重點查處超載超速、不按規定時間、路線平車裝載運輸,并要求加強車輛管理,做到密封運輸和車身清洗,避免超限、超速、超載或“滴撒漏”污染路面。
該局執法人員深入轄區工地開展宣傳,從源頭上預防,要求施工單位做到裝置洗車池,出入口鋪設硬化道路,定時清理易殘留渣土,嚴禁運輸車帶泥出廠,及時設置施工圍擋,同時安排專人負責移動通信數據監控平臺,對月塘、東莊、笏石、東嶠等區域主干道車輛運輸情況實時管控,對違章運輸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并口頭教育,以案釋法。
“街道整潔了,環境變美了,品位上去了。”采訪中,當地居民紛紛點贊。新一年,該局將乘勢而上,積極作為,持續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建設美麗莆田貢獻力量。(秀嶼區委文明辦供稿,來源:《湄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