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監管制度,推進文化市場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文化市場領域失信聯合懲戒機制,近日,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傳部、市場監管總局等17家單位聯合簽署了《關于對文化市場領域嚴重違法失信市場主體及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此次《備忘錄》的出臺,與2018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修訂實施的《全國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辦法》實現了有效銜接。(1月17日《中國文明網》轉《文化旅游部網站》)
雖然這些年國家加大了旅游誠信的懲治和教育力度,但是旅游中這樣那樣的不誠信問題還是時有發生,低價游、欺詐游、購物游、中途加價甩客等巧立名目的旅游不誠信還沒有徹底根治。文化旅游部通過不誠信“黑名單”來維護文化市場秩序,確實打擊了一批用歪門邪道搞旅游的企業,也警示教育了一大批旅游從業人員。但是要深化文化市場“放管服”改革,文化和旅游部此次出臺《備忘錄》,為的是立足于新時代文化市場發展的新形勢,堅持市場培育與監管并重,不斷強化對旅游行業的信用監管。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加大監管面才能讓旅游企業認識到誠信的威力。“黑名單+備忘錄”不僅僅為旅游失信套上“緊箍咒”,也讓廣大旅游企業明白,假如要使得旅游企業長足發展,就必須老老實實在誠信上不能馬虎半點,否是一旦走上失信備忘錄,在大數據時代,在全社會形成的影響是極壞的,要接受黑名單的處罰,發展斷了路子,該享受的社會福利將被全部取消,如此讓旅游企業臭名昭著,讓自己頭上無光腳下無路,真可謂得不償失。以此警示廣大旅游企業只有堅守誠信,才能行業開出一片天、走出一條大路來。
“黑名單+備忘錄”的信用監管機制,對于提高市場管理和服務水平也是更加明確。要促進文化和旅游市場高質量發展,管理和服務也是一個無法忽略的大問題,隨著旅游行業體系日趨完善,需求市場也在不斷擴大,因此,只有多向管理要效應,多向服務出質量,管理和服務只有立足大視野,在各項管理細則、效率提振上嚴格按照《備忘錄》規定的各項細則來,才能用精細化的管理高質量的服務為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要真正實現旅游行業的優質管理,健康發展,以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目標,除了讓“黑名單+備忘錄”發揮威力,還要不斷深入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更要引導促進各類資源與旅游業對接,不斷豐富新產品供給,大力宣傳旅游行業誠信發展的先進典型,才能促進旅游文化含量上、創新效能上、真誠服務、誠信經營等方面不斷“轉型升級”,使旅游業成為經濟轉型發展的亮點。(福州文明辦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