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漳州騎警全副武裝,行駛在市區勝利路上。當晚,全市公安機關集中統一行動啟動。 方澤奎 攝
文明風1月11日訊? 走進“漳州110”事跡展覽館,層層如浪的錦旗映入眼簾。每個錦旗的背后都有一個民警服務群眾的感人故事,因為這些點滴的事、點滴的情,“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漳州110”的佳話流傳在福建漳州百姓中間。“漳州110”這一稱號在20多年前就已叫響,它是群眾對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的愛稱。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到“漳州110”考察指導,贊譽他們是“人民的保護神”。1996年8月,公安部在福建漳州召開“全國城市110報警服務臺建設工作現場會”,推廣“漳州110”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打擊犯罪、維護治安與服務群眾并重以及110報警服務臺與巡邏警察有機結合的經驗做法。
20多年過去了,“漳州110”的群眾滿意率一直保持在100%,民警違法違紀零發生;2018年轄區“盜搶騙”發案數比2015年下降近一半,“兩搶”案件從2016年的日均0.27起下降到0.06起,并實現100%破案。
1月10日晚,漳州騎警全副武裝,行駛在市區勝利路上。當晚,全市公安機關集中統一行動啟動。 方澤奎 攝
警察就在身邊,平安就在眼前
“警車常轉,警燈常閃”“警察就在身邊,平安就在眼前”,是漳州群眾的切身體會。
“快速反應、熱情服務”已成為“漳州110”的標簽。近年來,他們堅持網格化、全天候巡防接處警模式,構建精準的巡防機制。在主城區,時刻保持16個梯隊32名警力在街面巡邏接處警;在縣城,執行24小時全天候接處警和巡邏防控任務,最大限度將警力擺上路面。
堅持情報主導、主動預防模式,是“漳州110”創新警務的重要舉措。他們建立了“兩搶一盜”預警與110勤務聯動響應機制,每日會商研判轄區警情、社情、輿情,研判、分析違法犯罪熱點地區、時段,主動調整警力部署,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熱點時空,有效預防違法犯罪,壓降警情和案件,努力把可能影響群眾安全的隱患消除在事發之前。
服務群眾是“漳州110”始終不變的追求。“哪里有危險,哪里有群眾需要,哪里就有漳州110。”漳州市薌城區待御新村村主任阮一寧說,“每次下暴雨,我們村都是受災點,可每一次110都及時出警,或背或抱,幫助和救護受災群眾。”據統計,近兩年來,“漳州110”共接到求助報警43800起,救助群眾上萬人。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
2018年12月20日,“漳州110”微信報警正式上線,群眾除了通過電話報警外,還可通過微信視頻、文字、門牌掃碼報警,滿足群眾在特殊情況下的需求。2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經歷5次重大勤務機制改革,“漳州110”勤務機制轉型升級為“主動預警、多維接警、動中處警、民意評警、政治建警”的現代勤務機制,體現出離群眾最近、與群眾最親、戰斗力最強、執法服務效果最好的新時代特征。
一個榜樣就是一面旗幟。如今,“漳州110”已不單指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直屬大隊,它的內涵與外延都在擴展,“社會110”“民間110”“反詐110”“交通110”等服務熱線相繼啟動,輻射效應全面顯現。
在做大做強“反詐110”的實踐中,漳州市成立反詐騙中心,整合公安、銀行、電信資源,研發建設漳州市反詐騙指揮信息系統,建立涉案賬戶“雙輪止付”和涉案號碼“雙向封停”機制。這樣的創新舉措,保障了精準預警防范、精準高效打擊和快速止付資金,取得了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破案數、查處違法犯罪人員數上升,立案數、群眾損失數下降的顯著成效,“報警快、研判快、查詢快、止付快、封堵快、抓人快”目標成為現實。
“群眾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群眾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心愿。”漳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許佳告訴記者,“‘工作最苦,壞人最怕,百姓最愛,形象最好’,是我們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追求和目標。”?(漳州文明網 漳州市公安局指揮情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