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月8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2018年以來,大田縣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城鄉經濟融合發展,突出政治引領,明確工作責任;突出組織引領,增強戰斗堡壘;突出示范引領,凝聚各種力量,抓好全縣黨建促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
突出政治引領,落細落實工作責任,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政治保證
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對此,縣委堅持精準發力、壓實責任,始終把黨建促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抓在手上,一級帶著一級干,并從三個方面上下功夫,一是在學習落實上下功夫,迅速掀起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通過領導帶頭學、全員覆蓋學、原汁原味學、全面系統學、知行合一學,進一步提振基層干部精氣神,對照梳理、完善措施,自覺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鄉村振興一系列重要論述上來,制定出臺“1+N”系列文件(“1”即《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N”即《基層組織力“抓落實、補短板”行動方案》《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行動方案》《鄉村振興“七大行動”行動方案》等配套措施),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二是在組織隊伍上下功夫,按照“好干部”標準打造“在狀態、有激情、敢擔當、出實效”干部隊伍,樹立選人用人導向,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整改解決了一批農村基層黨組織存在的組織不健全、隊伍不過硬、活動不正常、作用不突出、責任不落實等不規范的現象,提高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質量。三是在黨建整合上下功夫,運用黨建力量促進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基層黨建規范提質行動,針對鄉村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等問題,把基層黨建、基層治理問題一并納入規范化整治,縣里注重從三個方面發揮考核的“指揮棒”作用,把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同述、業績同考、責任同擔。
突出組織引領,筑牢筑強戰斗堡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力量支撐
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心骨”,全縣把農村黨組織引領鄉村振興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發揮出來。一是健全組織體系。開展黨建工作制度文件清理、修訂完善工作,在制度文件層面上明確黨組織在基層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地位。推行行政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圍繞農業產業鏈、農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電商基地、農業龍頭企業建立黨組織,以“產銷結合”推動農村、企業、互聯網黨組織互聯共建。二是實施“頭雁”工程。全縣共選派30多名干部擔任農村第一書記,覆蓋省定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基層治理問題突出村等,把強有力的力量放到困難的地方。制定黨組織委員職數增補計劃,積極推行村級黨組織委員職數達到5名以上,增強黨組織在“兩委”班子的話語權。選聘有培養前途的人員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儲備人選。實施村干部學歷提升工程,提升了農村帶頭人學歷水平。三是開展達標創優活動。結合掃黑除惡、村級換屆“回頭看”等,在建立臺賬基礎上,繼續反復排查、滾動排查、動態排查。全面開展黨建陣地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基層黨建示范村。
突出示范引領,凝心聚力各種力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動力源泉
實現鄉村振興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黨關于鄉村振興的正確主張變成黨員群眾的自覺行動。一是服務保障重大項目。圍繞加快補齊鄉村振興短板,建立以項目為中心的黨建推進機制,推行黨組織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陣地上,讓黨建帶著項目跑起來。二是完善優化治理體系,推行農村黨建“網格化”服務管理鄉村振興模式,以“網格+信息+管理”方式下達到每個自然村,一村為一格,黨總支的黨員干部為網格長,以精細化管理形成治理體系。各鄉鎮黨組織組建“黨員先鋒隊”“黨員突擊隊”“黨員志愿服務隊”,危難時刻彰顯了黨的優良本色。三是培育帶動文明鄉風,以黨的建設帶動各類村級組織建設,以黨風帶民風促鄉風,利用全縣的鄉賢文化資源,各鄉鎮吸引和凝聚了一大批鄉賢在扶貧助學、社會發展、文化教化等方面反哺鄉村,凝聚社會資源力量、狠抓工作落實,確保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取得實效。(大田縣委文明辦高上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