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
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鮮花點綴其間;畫上油畫的配電箱、土磚墻成了街道一景;走累了,就在街邊的休閑椅上歇歇腳,到讀書屋享受閱讀時光……這里就是位于廈門市湖里區江頭街道祥店社區的“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正是凝心聚力、創新管理、長效管理“三管齊下”,讓這里成為廈門誠信文明示范街的標桿,也是省“誠信經營示范街區”之一。如今,包括海天路、長虹路、金湖路在內的9條“誠信文明示范街”,正不斷提升著整個湖里區的誠信經營水平。
共享文明創建成果
凝心聚力扮靚商業街
幾年前,在祥店路經營服裝店的黃女士,在名為《祥店商業街誠信文明公約》的文件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些年,她和商業街的店家們一起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公約中的內容——經營重信守諾,不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堅持價格誠信,尊重顧客權利,切實履行門前三包、公平競爭等。在這樣的堅持下,祥店商業街的誠信名聲越傳越廣,甚至有不少顧客專程從島外趕來。
“街上的每個人都是主人翁,都能貢獻自己的力量。”顯然,創建文明有序商業街的基石,一定是轄區內居民、店主、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等社會各界的凝心聚力。商業街改造工作開始前,祥店社區先后召開十余場聽評會,討論改造細節,廣泛征集民眾意見和建議,將“文明示范街”改造計劃傳達給社區居民,為他們獻計獻策提供平臺。
一開始,車輛亂停放、占道經營、綠化帶損毀等現象還時有發生。祥店社區及時發布《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致車主一封信》,廣泛提倡文明行為。同時,他們還利用網絡、短信、社區宣傳欄等平臺進行宣傳,讓文明有序同愛護的理念深入人心。
到了傍晚時分,由居民自發組織的環保志愿者們也走上街頭。他們戴著小紅帽,手里拿著掃把和簸箕,清掃地上的垃圾。這支志愿者隊伍由十多名居民自發組成,每天分時段上街撿垃圾,維護街道的整潔,這樣的志愿行動他們已堅持了很多年。
共同維護街區形象
誠信成商家經營根本
“人人誠實千家暖,行行守信萬代春。”走進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沿街的立柱、路標、燈箱乃至垃圾桶,都用繪畫形式展示了誠信故事和宣傳標語。
每天茶余飯后,一支名為“鄰里守望”的志愿者隊伍,巡查商家誠信經營的情況,勸導顧客的不文明行為,并在必要時協助處理消費者投訴。志愿者鄭道節說,這里的餐飲店都掛有價格公示牌,還在用餐區安裝視頻顯示屏,或是利用隔斷矮墻、參觀窗口等,向消費者公開食品加工制作過程,干凈衛生。
在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不少餐飲商家的店鋪面積都不大,但小小的收銀臺總會空出一塊角落,用于擺放遺失物品。只要失主回來找,都能物歸原主。
實際上,在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除了55家餐飲店之外,還有47家零售店、25家服飾店和7家藥店診所等。與餐飲企業一樣,這些店家也把誠信作為經營的根本。臺灣醫師陳新川經營十多年的長國診所,是示范街的明星店鋪。由于醫術好、服務佳,他的診所在廈門老臺商中幾乎家喻戶曉,從省內各地乃至省外來求診的病人也絡繹不絕。“誠信是一名醫生的立身之本,違心的錢我絕對不賺。”陳新川說,診所嚴禁過度醫療,開的都是實用有效的藥方,盡量讓病人花小錢就能治好病。
共擔誠信管理責任
自覺抵制不文明現象
無論是藥店、小吃店、服裝店,還是商場、精品店、診所,在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每家店面的顯眼位置都懸掛著企業法人代表簽字或蓋章的誠信文明經營承諾牌:“誠信立身、信譽立業,重信守諾、誠信經營;保證商品質量,杜絕假冒偽劣;堅持價格誠信,杜絕價格欺詐;規范經營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顯然,誠信文明示范街的改造除了改善環境、加強宣傳以外,更重要的是強化規范嚴格管理、鞏固與拓展創建成果,以逐步完善自己的特色品牌。在內部管理上,祥店社區不斷完善各種規章制度,進行網格化管理,明確每個網格上的人員配置、職責分工,真正實現管理面上的無縫隙、全覆蓋,工作目標分解、考核及評比等機制也建立形成。
同時,社區堅持日常管理和定期檢查相結合,健全祥店文明示范街管理的規范。“為商家服務,為居民服務”成為日常工作的重點,管理隊伍與沿街店家掛鉤,定期走訪,排憂解難,增強文明創建的合力。在這過程中,社區積極引導示范街商家增強自律意識,誠信文明經營,自覺抵制假冒偽劣商品,同時,要求商家的管理人員、營業員以文明守則規范自己的道德行為。社區居民因而踴躍參與,紛紛自覺抵制不文明現象。
顯然,無論是商家、居民還是志愿者,他們都是誠信文明的行動者、美麗社區的參與者,也正是他們,用行動打造出祥店誠信文明示范街。(廈門日報記者葉舒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