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29日訊? 環境衛生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今年以來,秀嶼區環境衛生建設管理處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突破工作難點,實行常態管理,環境衛生建設管理工作扎實有效推進,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圍繞文明城市再提升,區環衛處持續發力,多措并舉,久久為功,全方位扮靚市容環境。
全面提升保障城區整潔
12月25日清晨6點多,天還沒有完全亮透,環衛工人許淑萍就來到所負責清掃、保潔的區域——秀嶼城區的九八市場至南浦路,開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50歲的許淑萍從事道路環衛保潔有12年了,她說,每天清晨到崗后,要對路面進行一次普掃,利用大掃帚將整個路面的紙屑、落葉、垃圾清掃一遍?!鞍盐覀兊某鞘写驋叩酶筛蓛魞簦褪切量帱c、累點,也值得。”她樸實地說道。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實行‘清晨普掃、全日保潔’制度,確保道路環境的干凈與整潔。”秀嶼區環衛處主任陳金勇說,在原有保潔范圍的基礎上,區環衛處還將青山路、靖安路、火車站公交樞紐中心大樓前埕地保潔面積納入保潔范圍,目前城區保潔總面積596.22萬平方米。
為全面提升城區環境衛生質量,區環衛處一方面配齊車輛設備種類,目前城區共有60部環衛車輛,全面推行機械化保潔,掃路車、灑水車、護欄清洗車每天對路面、垃圾桶、公共設施等進行灑水、清掃,中心城區每日灑水次數 4 次,機械化清掃率91.2%,2輛霧炮車每日作業頻率達3 次。另一方面,深入排查清理衛生死角,組織人員對城區背街小巷的垃圾死角、野廣告等進行整治。大眾路、前進路等夜市攤點路段的道路污染情況較為突出,對此,區環衛處每天抽調專人投入到重點路段的晚間保潔工作中,作業時間延長至晚上10點。
該區還在公園灣小區、鼎秀苑小區推廣垃圾分類,制定主城區垃圾分類工作初步實施方案,并在笏石鎮6個商業街道先行推行無桶化街道,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加強公廁管理和服務,對破損、缺失的公廁設施及時修補和完善,對北浦公廁和農貿市場公廁重新改造提升,實行公廁專人專管,使公廁更加方便潔凈。
以細節促提升、以考核促成效。在增加平時檢查頻率的基礎上,該處采取“內外”相結合方式,即“內”由區環衛處設置2組考評組,“外”由承包公司自行督查,進一步健全監督考核機制,確保環境衛生提質與城市容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