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縣河濱路公益廣告一角
文明風12月25日訊(通訊員 高上釵)
一幢幢青瓦白墻的“小洋房”拔地而起,一幅幅色彩明快的“文化墻”意味深長……
從縣城廣場、公園、公交站點的公益廣告到鄉村宣傳文化墻,從十字路口的條幅標語到建筑工地的溫馨提示牌,在大田縣的每一個角落,文明創建廣告內容無處不在,從城鄉硬件基礎設施的投入,到軟件建設的完善,再到城鄉管理的細致,讓廣大群眾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明創建的便民、利民、惠民之處,以物化人,以文化人,深深根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精心設計,打造城鄉公益廣告墻
在城區各個角落里,人們在散步休息時刻,眼里欣賞到別樣風景,心里感受濃濃的文明氣息。通過“講文明樹新風”“我的夢·中國夢”等公益廣告宣傳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家喻戶曉、入腦入心。
“爺爺,這上面寫的是什么”,傍晚,市民李大爺帶著7歲的孫女李莉,到濱河景觀棧道散步,李莉被沿路大理石圍欄吸引住了。李大爺深情地給孫女做了解釋:這幅圖的主題是文明:“彬彬有禮,仁德有序”意思是人與人之間要講禮貌,友好相處,親切和睦,這樣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團結。在全國文明鄉鎮之一,建設鎮河濱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墻,李曉蘭與8歲的女兒高靜,母女倆邊走邊看,不時駐足閱讀圍欄上的圖文。“這一組講的是孝道文化和廉政文化,仁義禮智信,孝悌忠廉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一組講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李曉蘭耐心地給女兒講解,以前孩子喜歡玩手機、打游戲,我覺得沒什么意義,就帶著她出來逛一逛,沒想到她注意到了這個文化墻,李曉蘭開心地說:女兒通過閱讀文化墻上的內容,識字量大大地增加,通過圖畫對上面的文字有了一知半解。在城區石牌鎮里在河濱路上,眼里欣賞到的是別樣美景,內心感受到的卻是濃濃的文明氣息。
公益廣告也遍布農村,滋潤滋養農民心里。省級文明鄉鎮之一桃源鎮,公益廣告遍布桃源鎮大街上,新村點墻面上,新的建筑物擋墻里,讓村民在游玩中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文化以及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弘揚和傳播社會正能量。
建設鎮建國村,境內有國家級琵琶堡,村里結合文化古村,建設100米文化長廊,全部宣傳公益廣告,以核心價值觀為主,黨的十九大,中國傳統文化,土堡文化,村落文化,當地迎鐵枝民俗文化,家訓文化,圖文并茂,交相輝映。每逢節假日,當地群眾池小梅女士總要領著12歲孩子到村里文化長廊走走看看,給孩子解讀池氏家訓“文章華寶,詩禮傳家”深刻內涵,增強孩子文化文明記憶。
大田縣開展經典誦讀會活動
品讀經典,為推動城鄉文明發力
今年來,全縣大力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六進”活動,依托鄉村講師團,農民講習所,以舉辦道德講堂、文化講堂、鄉村俱樂部、農村祠堂等宣講形式,深入鄉村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及政策宣講530余場次,堅持把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固本強基的基礎工程,以弘揚“家風文化、鄉賢文化、企業文化、機關文化、校訓文化”為載體,推動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展示全社會文明形象。
縣里依托中小學興起了“讀經典、品學”熱潮,縣里也開辦了“周五課堂”,開設了巖城文化講堂,郭居敬孝道文化講堂,鄉村講習所、講師團150多名成員,活躍在城市鄉村,為農民兄弟送去精神食糧,同時還舉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公益論壇,傳統文化滋養了百姓心田。同時在全縣還開展了好家規和好家訓征集評選、家風文化大家談等活動,在上京鎮三田文化廣場,開設了家風課堂,編印了《三田文化廉政讀本》,中小學校開展了校訓征集活動。踐行核心價值觀,榜樣模范的力量是無窮的。
?
大田縣婦女志愿在行動
志愿服務,一張張溫馨靚麗名片
文明城市創建涉及方方面面,涉及每個群眾。縣里注重發揮社會力量作用,堅持創建為民、惠民,把創建過程變成群眾共建共享的過程。縣里通過領導帶頭,率先垂范,基本實現了公務員、青年、巾幗、黨員志愿者全覆蓋。像惠澤醫養結合志愿者協會這樣較大規模的志愿服務團隊有10余支,全縣注冊志愿者達2.3萬人,啟動了10多項愛心服務項目。全縣鄉村89家沿河企業也主動認領了責任河段,共有400多名“紅馬甲”和“綠馬甲”護河守護者,已成為大田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志愿服務組織已初具規模。
在城鄉志愿服務活動中,流傳這樣一句話語,人們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擁抱“仁愛在心 與愛同行”、“鄰里守望 情暖大田”等志愿服務活動方式持續不斷,傳遞著文明、溫暖著人心,在許多大型活動現場,在熙攘的交通十字路口,在文化廣場、景觀公園、巖城綠道、鄉村旅游景點,到處都有志愿者活躍的身影。志愿者的笑臉,已成為當地最溫馨的表情、最靚麗的一張張名片。
大田縣茶山太極運動
健全機制,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
“我們創建不僅僅是為了爭那塊文明牌子,關鍵是過程,在創建過程中補齊短板,讓城市的文明程度與鄉村振興戰略地位相適應,用嚴格標準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縣文明創建分管領導如是說,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語,為文明創建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縣里也成立了文明創建指揮部,主要領導親自調度、點評、指導,為新一屆文明創建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2018年7月,大田縣成功創建第五屆福建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有階段,文明無止境,要讓文明創建之花在城鄉大地處處綻放。”大田縣分管精神文明領導如是說。從大田縣湖美鄉閩湖公園里,到西面桃源鎮東板古村落里,從南面屏山鄉茶葉棧道里,再到北面廣平鎮銀杏公益里,處處看見農民歡歌笑語,洋溢著文化文明的鄉村氣息。
全縣每年立冬過后,均要舉辦曬豬節活動,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曬豬節除了祈求風調雨順、祈盼來年好收成,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外,還加強了鄉親情誼、和諧團圓的好傳統,鼓勵民眾勤勞致富。通過特色的地方活動,曬出了大田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具有深厚底蘊的人文情懷,今年,在屏山鄉舉辦曬豬節,參觀人數達2萬多人以上,場面非常壯觀,從而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全縣充分利用鄉村學校少年宮、農民夜校、道德講堂,開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服務、文明禮儀及網絡文明行為,開展宣教活動150余場次,倡導創建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文明社區等,把文明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太華鎮萬湖村民們自發組織排練了快板《養成好習慣》勤刷牙勤換洗,早早起掃庭院,不喝酒少抽煙,淺顯易懂的話語,展現了當地村民良好的精神風貌。全縣以村(社區)為單位,廣泛開展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新農村生活方式,涌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帶動著更多人崇德向善。
如今,行走在大田城市鄉村的大街小巷,郁郁蔥蔥的樹木與干凈整潔的街道相簇相擁,秩序井然的車流與文明禮讓的行人有序行進,環境優雅的生活與怡然自得的居民和村民和諧共生、協調發展。(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