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3日訊? 2018年以來,漳州市龍文區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豐富和發展群眾文化作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途徑,大力推進文化載體和文化品牌建設,不斷推進文化惠民工作,提升服務水平,整合資源,真正把群眾需要、群眾喜愛的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送到群眾跟前。
一是拓展公共文化載體。落實圖書館、文化館、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等“三館一中心”免費開放工作。圖書館于今年3月30日正式開館以來人流量已超過15萬人次,借還圖書達10萬冊次,辦理借閱證5580張,讀者閱讀熱情和滿意度高;加快區博物館對現有石刻文物的辯讀、鑒定、入庫等工作,抓緊實施展陳布置工程,在2019年實現對外開放;開展區文化館數字化建設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運動器材更新工作,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充實公共文化生活空間。?
二、推動文化品牌建設。結合“中國沙畫創意大師賽”品牌,致力于打造龍文全國沙畫實踐基地,推動沙畫產業發展;結合“海峽兩岸自行車挑戰賽”及“山地自行車邀請賽”品牌,充分利用“賽事+經濟”“體育+旅游”新模式,帶動全區體育旅游事業發展;結合“中華武術大家練”品牌,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加快龍文武館發展,按照《全國武術之鄉管理辦法》的標準,啟動“全國武術之鄉”創建工作,打響龍文武術品牌。?
三、讓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惠及群眾。龍文區結合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探索區圖書館總分館試點工作,在全區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總分館服務體系;文化館共安排民族舞、芭蕾舞、合唱、陶笛、書法等5個免費教學項目,共110名學生報名參加;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共安排跆拳道、擊劍、乒乓球、排球等4個帶訓項目,每天免費培訓青少年學生120人次,同時室外籃球場、五人足球場球場節假日均免費開放給青少年鍛煉;開設廣場舞、排舞、健身操、秧歌、腰鼓、大鼓涼傘等6個群眾性文體培訓項目。做好農村公益數字電影放映工作。積極開展農村電影室外轉室內放映試點工作,目前已有3家完成場地核查工作,今年來全區共放映公益數字電影366場,受眾人數1.6萬人次。(漳州文明網?龍文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