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中院
文明風12月12日訊? 近日,在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命名表彰暨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大會上,傳來喜訊:三明中院蟬聯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建寧法院榮膺第五屆“全國文明單位”,其余11個基層法院全部獲評省級文明單位,三明兩級法院實現文明創建工作“滿堂紅”。
培育踐行文明價值觀
2012年,三明中院被福建省文明委確定為全國文明單位培育對象,吹響了文明創建再動員、再推進、再深化的“集結號”。三明中院黨組高度重視,全體干警熱情參與,使得法院面貌日新月異,文明氛圍日益濃厚。
“我們舉全院之力共謀創建,并始終把思想建設和廉政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三明中院創建辦主任羅永鋼介紹。三明中院結合黨組中心組學習會、“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同時院領導率先垂范,深入聯系黨支部,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內容,為聯系黨支部黨員及群眾上黨課,增強干警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全市法院已連續十一年,三明中院連續十五年無貪腐刑事案件發生。
院長論壇、青年法官講壇、高校學者教授專題講座、書畫筆會、讀書沙龍……三明中院還通過文化引領,綻放出文明之花。建設文化長廊、院史館、廉政館和法治人物墻,引導干警對法律文化本質的關注和深層探索。近年來,三明兩級法院法官湯求忠、陳文華、劉友水,周正、蔡忠新先后榮登“中國好人榜”,培養起了一支信念堅定、執法為民、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法院隊伍。
思想建設、廉政建設和文化建設為三明法院積蓄了持續前行的不竭動力。通過認真梳理,該院修定并完善包括黨組議事規則、院長辦公會規程、審判委員會工作制度等多項規章制度并編印成冊,建立一整套涉及隊伍建設、審判工作、行政管理、司法為民等各個方面的科學管理運行機制,使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更深入地推動全院的各項工作。
彰顯公平正義獲得感
走進三明中院,在綠意盎然的法治廣場上,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在高懸的國徽映襯下,“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幾個大字格外鮮紅,昭示著三明中院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拳拳之心。
今年4月15日,三明中院審結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一案,宣判一起涉案10人的惡勢力犯罪案件。經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以來,林某伙同鄭某合伙發放高利息貸款,從中賺取高額利息收益。為了要回本金及利息,指使女婿范某及雇傭七八名無業青年,將多名被害人強行帶至其辦公場所非法限制人身自由,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據此,法院以尋釁滋事、非法拘禁、非法侵入住宅等罪名分別判處以林某為首的惡勢力犯罪集團及其糾集的其他團伙成員有期徒刑7個月至4年3個月不等刑期。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惡案件17件84人,審結6件21人。
2013年年底,開發商因資金鏈斷裂導致樓盤爛尾,引發大量訴訟執行案件。建寧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積極協調兄弟法院,取得對樓盤的處置權,在縣政府主持下,引入第三方對該樓盤承建、續建、復工并順利銷售,“爛尾樓”變成了“黃金樓”。后法院通過變賣、拍賣實現查封樓盤價值最大化,執行到近億元款項,并依法分配給債權人。此次集中發放的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達4000萬元。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目標根植于每一個三明中院人的心中。近三年來,全市法院共執結各類案件77562件,執行到位金額97.63億元;其中直接涉民生案件4459件,執行到位金額1.84億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
弘揚司法文明正能量
“您好!歡迎來到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機器人小法竭誠為您服務!”在三明中院立案大廳,智能訴服機器人主動上前向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搭訕”。
為方便群眾辦事,近年來,三明中院加快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升級司法服務中心,設置導訴、立案、審判、執行、調解、信訪等服務功能區,全面對接審判輔助性、事務性、聯動性服務。同時,建立人工導訴、虛擬導訴和微導訴平臺,設立網上服務區,滿足當事人上網、打印等需求,并配置心理輔導室、母嬰室、便民服務區等設施。
為真正實現“數據多跑步、百姓少辛苦”,該院積極打造集網上司法公開、信息查詢、立案信訪以及8212368訴訟服務熱線為一體的信息化便民服務平臺。設置電子文化墻,成立新媒體工作室,開通官方網站、微博、微信、頭條號、網易號、一點資訊、企鵝號,實現“一站兩微四端”全覆蓋,向外界傳遞司法文明正能量。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如今,巡回辦案、公益活動在該院蔚然成風,志愿服務之花群芳爭艷。三明法院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將法庭搬到村莊地頭開展巡回辦案,三年來共開展巡回辦案1200多次,既方便群眾訴訟,也減輕當事人的訴累。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把精神文明創建和精準扶貧結合起來,將辦實事、見實效作為精準扶貧活動的目標,為幫扶村(企)爭取扶貧資金532.1萬余元,建成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33項,用積極的行動將精準扶貧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
文明創建成績來之不易,唯有保持奮斗精神、奮發姿態,才能持續精神文明血脈,在新時代破浪前行。(福建法制報 三明中院)
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