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2日訊(通訊員 高漳 吳彩云)永安市結合實際積極開展“精準扶貧 愛心同行”活動,廣泛發動志愿者開展多形式志愿扶助行動,充分體現志愿奉獻精神,使精準扶貧工作有特色有成效。
一是“旅游+扶貧”志愿服務。永安市上坪鄉大進村是三明市扶貧開發協會第二輪掛鉤幫扶重點村,三明市、永安市兩個協會計劃共同投入幫扶資金20萬元,用于支持大進村開發生態旅游觀光項目。目前,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如正在修建祖興殿停車場、食堂等基礎設施;改造閑置學校成集村民活動、民俗文化展示、游客食宿為一體的綜合性場所,打造“綠野鄉居”民宿,推廣周末鄉村游等,永上高等級旅游專線公路建成后永安高鐵站至大進村僅11公里,力爭經過三年努力,將大進村打造成永安市上(坪)青(水)槐(南)旅游經濟圈上的一顆明珠,實現脫貧。
大進村歷來是永安市市民休閑娛樂勝地,周末野炊、約伴騎行、登山探險、品味農家生活好去處。根據這個發展潛力優勢,永安市社會志愿者聯合會將結合大進村旅游優勢資源,針對開發重點旅游項目、地方品牌宣傳、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因地制宜推動貧困戶參與鄉村旅游產業,引導貧困戶發展“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要素產業,創造條件讓貧困戶共享鄉村旅游發展成果,切實增強貧困人口的自主發展、自我造血能力,長效性地推進精準扶貧。
二是推行“企業+扶貧”志愿服務。永安市通過志愿者組織搭建更多平臺開展愛心企業家與貧困戶“手拉手”行動。如永安市鑫龍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竹筍深加工的三明市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五優”為抓手助力精準幫扶,彰顯了社會幫扶責任擔當精神。由于多數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沒有勞力,該公司專門制定了貧困戶直系親屬來就業也享受待遇從優的優惠政策,同等用工、同等報酬的基礎上每月另加100-200元生活補助金,增加的生活補助金由親屬代收并轉贈給貧困戶,目前已有4戶貧困戶的直系親屬4人在鑫龍公司務工,另有3戶建檔立卡戶也表達了就業意向。
永安市擬通過向社會招募扶貧志愿者,建立專門志愿者組織,為部分貧困戶與愛心企業牽線搭橋,同時,進行相關政策引導、就業培訓等入戶宣傳。
三是推行“黨建+扶貧”志愿服務。永安市出臺《永安市“391”黨建精準扶貧工作方案》,堅持“黨建帶扶貧、扶貧促黨建”的工作理念,通過造血扶貧、思想扶貧,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如青水畬族鄉滄海村貧困戶鐘慶鳴,在掛包單位市委辦志愿者給予2萬元產業資金的幫扶下,通過投資光伏扶貧產業,每年可以獲得3000元的穩定收入。青水畬族鄉還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通過企業、掛包單位、金融、教育、醫療、生產技術、產業資金幫扶助及改善扶貧對象住房條件、為貧困戶進行用電安全改造等措施,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黨員志愿者可以采取“一幫一、多幫一”方式結對幫扶貧困戶,因地制宜地開展志愿服務,形成幫扶網格。而這“幫扶網絡”,無疑于一個“愛心群”,一呼百應,集結力量繼續做好愛心同行精準扶貧工作。
新時代,新理想,永安市把“共同富裕”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內涵”之一,發動文明單位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認真落實掛包村的扶貧具體任務,把“精準扶貧、愛心同行”活動化為志愿者送溫暖的“雪中送炭”,體現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的關心。(永安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