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最美新同安人” 陳嘉新 攝
文明風12月6日訊(通訊員 張榮森 林文足)凝聚正能量,激發新動力。12月5日晚,同安區文明辦在新民鎮梧侶社區舉辦紀念“12?5”國際志愿者日暨首屆“最美新同安人”發布儀式。
同安區相關負責人在活動中表示,進一步深化推進富美同安高質量趕超發展,需要廣大志愿者的勠力同心,需要新老同安人的共同努力。
近年來,同安區志愿服務方興未艾,廣大志愿者活躍在城市與鄉村,凝聚了新時代的正能量,閃亮了令人感動的“同安紅”。同時,許多來自全國的“新同安人”深耕同安,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甘于奉獻,把他鄉做我鄉,為同安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10人榮膺首屆“最美新同安人”稱號
吳彬、蔡曉沂、鄭福貴、楊金平、龍美蓮、何芳、戴金財、謝業、黃松、陳緒倫等10人獲得首屆“最美新同安人”稱號。
12月5日晚上的現場,當鎂光燈聚焦在他們臉上,掌聲如潮一陣陣涌來,感動同安市民的不僅僅是他們背后的故事,更有他們愛崗敬業、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不僅激勵著“新同安人”的創新創業熱情,更好地融入第二故鄉,扎根第二故鄉,也促進著老同安人一起為富美同安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業園區眾多的同安外來人口急劇增加。目前同安區的實有人口超過80萬,流動人口就占一半以上。許多外來人口深耕同安,把他鄉做我鄉,為同安的發展做出了莫大貢獻。因此,在今年7月底,同安區文明辦下發了關于舉辦首屆“最美新同安人”推選活動的通知,向全區各鎮(街、場、開發區)、各有關單位征集“最美新同安人”人選。
志愿服務共建協議簽署 陳嘉新 攝
無數感動人心的事件、凝聚力量的故事浮出水面。經網絡投票、專家評議和衛計、公安、工商等部門審核,10名“新同安人”脫穎而出。獲評“最美新同安人”稱號的人,除授予榮譽證書外,其子女在義務教育階段入學可享受政策性照顧。
在網絡投票和專家評議階段,主辦方還通過本報和廈門晚報等本地主流媒體,展示部分候選人的風采。接下來,同安區文明辦還將組織宣講團,讓“最美新同安人”深入企業、機關、學校、村居,講述他們扎根第二故鄉默默奉獻卻不平凡的事跡,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進一步擴大本次推選活動的社會效益。
志愿服務共建協議簽署
“公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都做一點點。”“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頒獎儀式上,因為在志愿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而獲獎的何芳和戴金財,分別在發表感言時,向在場的新老同安人發出邀請,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志愿者隊伍。
近年來,同安區志愿服務蓬勃發展。特別是2016年9月20日,同安區成立了“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品牌。到目前,同安區“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旗下已有志愿服務隊93支,志愿者達到了10768名,已成為廈門市志愿服務的一張燙金名片。
今年,針對轄區地域面積大、農村居民多的實際,為了引導更多的人參與到文明創建中,同安區啟動了“星火工程+志愿服務超市”工程,讓優秀志愿服務隊伍與幫扶共建村結成對子、幫扶共建,讓志愿服務更廣泛更精準更常態地走進農村,讓志愿服務隊在村居孵化,從而催生鄉村文明原動力,將文明新風傳遞到同安區的高山海角,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活動中,同安區東山民俗文化志愿者協會與同安區西柯鎮洪塘頭社區簽署了銀城文明引力波“志愿服務+星火工程”志愿服務共建協議。雙方將合作在洪塘頭社區開展“送志愿、送服務、種志愿”系列活動,深入社區開展各類志愿服務培訓,協助社區培育志愿服務組織,開展志愿文化下鄉、移風易俗宣傳、垃圾分類宣傳等活動,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首屆“最美新同安人” 陳嘉新 攝
人物風采
他們是“最美新同安人”
吳彬
廈門市第三醫院ICU主任
事跡:作為醫院的重點科室,急診醫學部承擔著院內搶救、院外急救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重任。從醫20年,吳彬醫師每每身先士卒,奮戰在第一線,為了病人他24小時值班,3天3夜不眠,29天苦戰,1個月堅守。這名“福建省急救技術狀元”,用90%的搶救成功率,每年守護急危重患者上千例,包括急性重癥胰腺炎、產后大出血、急性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嚴重多發性創傷等各種危重急癥,他憑借精湛的技術和高尚的醫德贏得了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患者的信任和好評,病人多次贈送錦旗和感謝信以表謝意,被譽為“生命的守護神”。
蔡曉沂
泰普生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事跡:十年來,蔡曉沂沉潛于研發一線,做工藝研究,不斷研發出新成果。他主持研發的肝炎類核酸檢測試劑盒被列為2015年廈門市科技局重大產業化項目;念珠菌系類核酸檢測試劑盒項目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且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從2008年開始,蔡曉沂開始主持研發B族鏈球菌體外診斷試劑盒。在這一過程中,蔡曉沂和團隊人員做了數千例臨床試驗,熬了不少個通宵,并在北京、福建的20多家醫院來回奔波。2010年,采用熒光定量PCR技術(短柄圓環探針)對GBS基因中的特異性核酸序列進行檢測的B族鏈球菌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獲得國家有關部門的注冊證書。
黃 松
“福建好人榜”見義勇為好人
事跡:2018年4月3日,同安新民鎮西塘社區一處廢棄民房旁,兩個男孩在一口水井邊玩耍,不幸墜入二三十米深的水井里,幸運的是他們抓住了一根救命電纜。剛下班的黃江勇正好下班路過,立馬抓住正在下掉的電纜,確定里面小孩沒有危險,立馬叫來哥哥黃松及母親彭光珍找來繩子放下去讓小孩一起抓住,擔心怕電纜無法承受小孩重量斷掉造成不幸。此時周圍也來了不少人,房東也來了并找到了一根很大的繩子,然后綁住黃松下井救人,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黃松和黃江勇兄弟倆奮不顧身,合力將兩名墜落深井的孩子救起。
謝 業
廈門市同安區人民檢察院副科長
事跡:謝業憑借自己對檢察工作的熱愛和堅定的信念,在本職崗位上勤奮學習,努力工作,默默奉獻。進入同安檢察院工作十六年來,不論在哪個崗位上,謝業始終如一,認真履行好崗位職責。從事公訴工作近7年,他承辦各類刑事案件近700件,迅速成長為科室業務骨干。擔任未檢科負責人的三年多里,未檢科不斷探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新舉措,先后被授予區級工人先鋒號、市級青少年維權崗、市級、省級青年文明號。擔任業務管理部負責人一年多來,他發揮其熟悉業務的優勢,充分履行好管理、監督、服務、參謀的科室職能,推進落實司法責任制改革。2017年被授予“廈門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龍美蓮
同安工業社區黨建聯盟“婦工委”執委
事跡:龍美蓮是一位身兼數職的優秀女性。她既是有著二寶的普通母親,也是一位努力工作的優秀職工;既是一位樂于奉獻的螢火蟲義工,還是一個關心姐妹的婦工委成員。從家庭主婦到優秀職工,她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從優秀職工到幸福義工,她努力與孩子共成長,作為螢火蟲義工,搭建與家校共育的橋梁。從2015年至今先后走訪幾十戶孩子家庭,身邊的人都親切地稱她為“無私螢火蟲”。從幸福義工到最美女工,關愛困難姐妹,關心困難兒童,一顆巾幗心向黨,共建富美同安。
鄭福貴
同安區新民鎮專職消防隊隊長
事跡:他曾抱著煤氣罐從火海中沖出,他有271小時志愿服務時長。投身消防事業6年來,鄭福貴經歷了上千個日日夜夜的執勤戰備,始終戰斗在滅火搶險救援第一線,參加各類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800余次,營救、轉移遇險群眾百余人次。在消防執勤之余,他還投身同安區義務交警工作。每次休假,他都會準時出現在斑馬線前,參與路面協勤。不論酷暑寒冬,遠遠地就能望見他在路口引導老人小孩過馬路、對闖紅燈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糾正的背影,他守護著“斑馬線”,用愛心筑牢了群眾的安全回家路。
陳緒倫
同安義務交警隊隊長
事跡:陳緒倫是廈門精福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廈門市義務交警隊員,曾獲得2015年廈門同安區學雷鋒先進個人,2015年度同安區優秀志愿者,2015年度廈門市優秀義務交警隊員,所帶領的同安區義務交警隊分別獲得了“2015年度優秀志愿服務團隊” “2016年度優秀志愿服務團隊”“2017年度優秀志愿服務團隊”。
戴金財
廈門市同安區祥平街道靜善義工協會會長
事跡:靜善義工協會成立于2015年10月份,協會主要是公益慈善組織,長期幫助同安、翔安周邊貧困老人等,定期聯合社區和文明單位開展免費義剪、免費義診,宣傳消防、安全、垃圾分類等政策信息。2016年12月靜善義工協會接手同安區銀湖公園志愿者示范服務驛站,僅1年時間就被福建省文明辦評為省級示范驛站。
何芳
廈門市同安區恒星義工協會會長
事跡:何芳是一名普通的全職媽媽。因為投入公益事業,她又是一個光彩熠熠的愛心人士。2015年7月,同安恒星義工協會成立。身為會長的何芳牽頭組織了200多場愛心活動,每次她都是累并快樂著,他們會定期進養老院慰問老人,陪老人聊天或給他們表演節目,為他們剪指甲、理發等,入戶慰問了100多戶孤寡老人,給他們送去油、米、被子等生活用品和慰問金,累計幫扶了60多個貧困學生。
楊金平
同安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負責人
事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金平專職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十一年。2013年,曾經為集美、翔安兩區基層司法所做過社區服刑人員的心理矯正;2013年,同時為發生惡性命案的家屬做心理危機干預;2014年,加入了全國希望24小時熱線;2014年至今,同時為同安、翔安兩個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擔任首席咨詢師,先后進社區及學校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及進行心理健康團體輔導達百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