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縣源尾村移風易俗移動宣傳欄 陳艷/攝
文明風12月6日訊(通訊員 陳艷)沒有鋪張的裝飾,只有醒目的“移風易俗”移動宣傳欄立于家門口。12月5日,南平市松溪縣花橋鄉源尾村村委會副主任王福全正在辦喬遷喜宴,這是源尾村自開展“一二三四五”移風易俗約定以來村民第七次酒席。主家王福全例數著這次辦酒的金額開銷,對比從前大操大辦所產生的高額費用,對于開展“一二三四五”移風易俗約定贊不絕口。
所謂“一二三四五”約定具體內容為:一百禮金表情誼(紅白喜事送禮只送100元);二十桌數為上限(每次宴請不超過20桌);三百一桌不奢辦(酒席每桌費用合計不超過300元);四類賓客來祝賀(親人、朋友、同學、戰友);五次宴請過一生(出生、結婚、喬遷、祝壽、喪事)。這是源尾村針對當前婚喪喜慶講排場比闊氣等奢靡風氣,為破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由村兩委發起的移風易俗文明倡議。
來賓踐行賀禮只送一百元的文明約定 陳艷/攝
源尾村下派書記吳邦良說:“下派到村里就是要給村民解決問題。年底走在村里聽到許多村民說年底吃酒席幾乎要負擔不起,我就覺得這確實是個問題。”于是吳邦良帶領源尾村兩委召開支委擴大會議根據村民反映的訴求討論研究提出“一二三四五”約定,并擬定《源尾村移風易俗倡議書》交相關部門審閱定稿,于今年十一月正式在村中推廣執行。在源尾村“二八”黨建精神的引領下,文明新約得到了大部分村民的支持。
作為黨員和村委的王福全,以身作則遵從約定,在規定標準內籌辦喬遷宴席。“兩委村干部非常重視,從擬定喜宴菜單,到采買酒水食材,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李加旺都參與進來。今天宴請賓客18桌,每桌花費270元左右,都在約定標準之內,我的親戚朋友對這種形式都表示很滿意。”王福全說。約定實行以來,村兩委組織成立村紅白理事會,既可以幫助村民操辦酒席,又督促村民更好的遵從約定。
源尾村集體黨員簽署移風易俗承諾 陳艷/攝
村支書李加旺給我們算了一筆賬,源尾村有600戶村民,每戶村民每年至少參加20場宴席,每場節儉200元(禮金從平均300元降至100元),整村可節儉200多萬元禮金;每年要舉辦100多場宴席,每場宴席平均10桌,每桌節儉300元(菜金從平均600元降至300元),整村可節儉30多萬元菜酒金;合計源尾村每年在禮金菜酒金上可節儉230多萬元。約定實行以來有效減輕村民的經濟負擔,受到了廣大村民的稱贊和支持。下一步,源尾村計劃在村中設立固定的紅白喜事代辦點,在代辦點用先進文化布置占領鄉村的思想陣地,革除陋習,破除迷信,讓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尚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源尾村為帶頭履行12345約定的村民發放移風易俗榮譽牌 陳艷/攝
適逢南平市委文明辦推出《關于開展移風易俗“1+1”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松溪縣委高度重視,響應黨的十九大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神文明建設和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論述,縣委文明辦制定《深化移風易俗“1+1”建設公益性骨灰樓(塔)工作的實施方案》《深化移風易俗“1+1”設立紅白喜事代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有效促進社會主義價值觀深化。源尾村“一二三四五”約定得到松溪縣委文明辦的肯定和大力推廣,號召更多的鄉村學習起來。喜宴上,記者見到許多臨近鄉村的村主干,他們都是聽聞源尾村的文明新約后特地前來觀摩學習。他們表示,這樣有利于村民的做法是應該被推廣到日常生活中去的,并且相信這一做法將對他們的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助力。
移風易俗工作是建設美麗鄉村、文明村鎮的重要內容,也是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內容,松溪縣相關部門表示,將協調一致,形成合力,由點到面全面推進移風易俗宣教工作,確保全縣移風易俗整體工作水平不斷爭先進位、取得更好成效。(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