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委、福州市政府歷來十分重視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從2007年開始,福州市部署開展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于2011年底全面完成2195家農家書屋的建設任務,實現福州市所有行政村農家書屋100%全覆蓋的目標任務。2015年,福州市進一步加強農家書屋建設和管理,為農村群眾提供均等化、標準化的公共文化,滿足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近年來,福州市農家書屋不斷規范制度管理、強化數字化平臺建設、壯大人才隊伍,通過推進建設提檔升級、保障出版物補充更新、一對一結對共建幫扶、因地制宜配送圖書、拓展文化服務功能、加強管理隊伍補充6方面提升農家書屋。
福州市委文明辦結合讀書月活動,在廣大農村倡導良好讀書風尚,積極發揮農家書屋閱讀職能,以點帶面,通過“最美農家書屋”的推選宣傳,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充分展現廣大農村群眾的讀書傳統和閱讀風采,發揮典型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讓閱讀活動真正深入到基層,普及到群眾。
鄉村文化 快樂驛站——閩侯縣甘蔗街道洽浦村“農家書屋”
村民在農家書屋閱讀,成為村民精神的樂園。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洽浦村以創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契機,全力推動書香鄉村閱讀的推廣。村領導從自身引領做起,致力于為村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努力營造洽浦村濃厚的閱讀氛圍。
洽浦村農家書屋家規祖訓。
洽浦村在縣科技文體局精心指導幫助下,該村整合文化資源,利用該村洪氏祠堂,打造成我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閩侯縣圖書館為其精挑細選了3000余冊圖書。當前該村農家書屋已成為縣圖書館的流通點,藏書5000余冊,涵蓋了科技知識、文學讀物、家庭保健等內容,分成少兒類、其他類、文化類、生活類等類別的圖書和《人民日報》《福建日報》《農村日報》《福州日報》等15種報刊,出版物正版率100%。2018年洽浦村農家書屋建設共花費25萬余元,建設面積為150平方米,內有圖書室、電子閱覽室、文化一點通、投影儀、音響等設施。同時,洽浦村農家書屋與縣圖書館、鎮文化站實現通借通還,圖書資源統一納入到縣圖書館的服務鏈中,實現“一館辦證、多館借書、多館還書、通借通還”,實現資源共享、管理規范。
文化大院 豐富多彩——福清市新厝鎮硋灶文化大院
硋灶村文化大院,是全國鄉鎮綜合文化站評估定級一級文化站,廣場環境優美,活動設施齊全,人口流量大,交通便利,是新厝鎮群眾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該綜合文化站已發展成為布局集中、功能齊全、標準較高的圍院式文體活動場所,并與人口文化大院功能互補、融為一體,集中了圖書閱讀、電子閱覽、廣播影視、宣傳教育、文藝演出、科技推廣、科普培訓、體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動等功能,為群眾提供了一個環境優雅、設施齊全、服務便利的農村文體活動主陣地。其配置的農家書屋為群眾打開了探索未知世界、提升身心健康的大門。
硋灶村文化大院內,器樂愛好者在演奏當地曲目。
文化大院按照上級的部署要求,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進一步倡導全民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社會風氣,不斷提高新厝鎮廣大干部群眾思想文化素質,有力推進新時代新思想建設。
一是加強領導,不斷壯大文體活動隊伍。成立以分管領導為組長的群眾文化活動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新厝鎮群眾文化活動工作,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以綜合文化站為平臺,充分發揮村文體協管員的作用,吸納具有文藝潛能,樂于參與文體活動的人員,充實文體隊伍。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結合相關政策,積極尋求對口政策扶持、資金扶持;爭取社會支持,吸引民間資本。制定扶持農村文化發展的具體政策,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推進文化資源開發,改善基層文化設施條件;聽說課倡導“以文養文”的形成,維持基層文藝活動日常運轉,逐步形成“政府扶持、社會捐助、商演補助”的多渠道投入機制。
電子書報刊閱讀成為當地一種時髦的閱讀方式。
三是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種文體活動。新厝鎮文化站、關工委、老體協要充分利用重要節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與上級有關部門和有關村、企業聯合,開展群眾嘉聞樂見,又有文化品味的文體、民俗表演等各項活動,每年要開展讀書活動4次以上,文藝演出5次以上,文體活動8次以上。
四是做好協調服務。采取“請進來”“走出去”和“互助交流”的方式,由鎮組織,開展文藝培訓講座,文藝參觀學習和開展文藝交流學習活動,邀請民間文藝表演團體或個人對新厝鎮文體協會和民間文藝人才進行技術輔導,讓基層文藝隊伍的演出技巧和水平得到提高,不斷提升基層文藝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群眾性文化活動的發展。
孩子們在文化大院欣賞各類書法。
為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創造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品位,還特制定2018年群眾性文化活動計劃。
環境優美 古色古香——嵩口社區公益圖書館
嵩口社區公益圖書館(前身為嵩口社區農家書屋)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嵩口古鎮的古街區,位于居民區內,環境優美安靜。館址前身是基督教青年會格致小學,是一棟有近百年歷史的古建筑。改造前這里是嵩口社區居委會閑置的辦公區,經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設計改造,恢復其古色古香的歷史舊貌,并量身定制了一套具有鄉村風格的圖書陳列系統,成為一座有濃郁鄉土文化氛圍的公益圖書館。
嵩口農家書屋分門別類的讀物便于閱讀者查閱。
圖書館館舍面積約200平米,館內設有開放閱讀區、沙龍活動區、兒童閱讀區、安靜閱讀區、書展報刊區、詩社書畫區、電子閱覽室、棋類活動區、借閱工作區等不同區域,現有圖書14000余冊,圖書主要類型為文學、科技、少兒、生活和報紙雜志,絕大部分為品質優良的經典讀物。圖書借閱已采用省市縣圖書館系統提供的借閱體系,通過電腦輸入登記辦卡和借閱,并可以和縣域其他圖書館通借通還。有10臺電腦可以提供電子閱覽服務,另有2臺觸摸閱讀設備,并和縣圖書館共同推廣移動圖書館閱讀平臺,鼓勵居民手機閱讀。
圖書館現有三名固定輪值工作人員,負責日常開放、圖書借閱等現場工作;有兩名兼職管理人員,負責圖書館相關圖書和行政管理,活動組織策劃、資源引入和對外宣傳等事務。除重要的傳統節日外,周末和假期都開放,早上九點開館,晚上八點閉館,以方便居民閱讀。
嵩口社區公益圖書館活動照片墻。
圖書館月圖書借閱量達600冊以上,培養了一批熱愛閱讀的小讀者。農家書屋還在嵩口各個景點和古民居、民俗博物館等處設置多個鳥巢書屋(鳥巢書屋是設置在室內外的小圖書館,可隨時閱讀歸還,也可進行以書換書),讓更多喜愛閱讀的青少年可以在不到圖書館的情況下也能閱讀到圖書,也讓更多的青少年從小培養起自覺的良好習慣。圖書館每月公布圖書借閱排行榜,并引進公益機構對借閱量最多的讀者進行獎勵,鼓勵閱讀。
圖書館除每個周末常規舉行的繪本閱讀活動和電影沙龍外,還邀請本地和外地志愿者嘉賓來開展主題文化活動,還開展各種閱讀征文、趣味閱讀、詩歌朗誦等立體閱讀活動,并組織冬令營、夏令營、圍棋培訓等公益文化活動,營造了豐富多彩的社區文化生活。
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在農家書屋學習知識(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福州文明網)
嵩口社區公益圖書館的誕生,已成為嵩口旅游的文化地標,是社區兒童的第二課堂,是傳播科學知識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通路,將為培養全民閱讀習慣、提升社區居民文化素質起到很好的作用,是嵩口古鎮民心再造的重要形式。
農家書屋的建設,在農村營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氛圍,廣大農民朋友可以在里面學習知識、查閱資料,掌握致富的本領,從而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在鄉村振興戰略指引下,福州市將深入挖掘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地方文化產品,通過農家書屋的農村文化主陣地作用,涵養心田、教化人心、淳樸民風,在美麗鄉村田園中,富足廣大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向著實現美好生活進發。(稿件來源:福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