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文化環境凈化行動。一是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整治,中小學校園周邊200米內無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電子游戲經營場所和彩票投注站點,以及無歌舞廳、無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和出版物銷售。二是加強對網吧環境整治。網吧應設有明顯的“未成年人不得入內”等警示牌;嚴格實行實名上網制度;無接納未成年人現象。三是廣泛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嚴厲打擊吸毒,同時加強對低俗文化整治力度,切實加強文化市場管理。
實施文明社區創建行動。一是加強社區安全保衛管理。社區警務室建設和治安輔助力量配備到位,主要公共場所和重點要害部位安裝電子視頻監控系統,并有明顯標志;公共消防設施達到國家標準。二是加強對社區(小區)環境衛生整治,主要圍繞小區綠化、垃圾管理、道路與樓道衛生管理等,集中清除小區垃圾和雜草,清理衛生死角,清除非法小廣告。三是加強對小區公共秩序整治,小區內屋(樓)頂無亂搭亂建現象,無違規飼養家禽、家畜現象,無違規破壞公共綠地、私自種菜等現象。四是機關結對共建文明小區,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小區文明創建一線,積極參與小區衛生整治活動,包括清理樓道、清除牛皮癬、清運垃圾等幫助社區整治環境衛生。五是社區設有宣傳欄,宣傳各級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有核心價值觀宣傳標語,文明市民公約和移風易俗倡議書。
實施社會安全整治行動。一是注重加強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建立治安防控體系,社會面、重點單位和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在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及周邊地帶,實施嚴防、嚴打、嚴管、嚴治,確保居民安居樂業。二是加強食品安全整治,經營性場所證照齊全,從業人員持健康證上崗,公共用品、用具有消毒制度;整頓食品小作坊嚴查無證經營,保護消費者的健康權益。三是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嚴查無證經營藥品的現象;有效遏止在社區利用各種方式兜售宣稱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效的“健康產品”的情況;公布舉報電話,問題藥品得到及時查處。
實施行業窗口提升行動。一是以“誠實守信、優質服務”為宗旨,在全縣窗口單位(行業)中開展“文明行業”、“文明單位”評選工作,加強社會各服務窗口制度化、程序化和規范化建設,統一辦事流程、工作規范和服務行為,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二是開展以“溝通零距離、服務零投訴、管理零縫隙”為主要內容的主題創建活動,不斷推進窗口行業文明創建和行風建設向縱深發展,全面提高窗口服務水平。三是樹立良好形象,做到辦事公道、依法行政,要有一顆公仆心,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服務態度和藹可親,耐心細致周到,用語文明,著裝干凈整潔。四是環境優美,辦事窗口、辦公場所等要整潔、美觀、明亮;公共衛生設施配套,隨時保持衛生清潔;內外環境凈化、綠化、美化;整體環境整潔、優美、舒適。
實施鄉風文明建設行動。一是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二是建立完善各村《村規民約》有效將自治、法治、德治結合起來,形成鄉風文明建設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規范辦事的良好格局,在全縣上下開展廣泛深入的思想教育活動、美麗宜居的家園建設活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共建共享的機制構建活動、施之有效的移風易俗活動、深入持久的普法教育活動。三是深入開展農村十星文明戶、特色文化小鎮,開展各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評選推薦活動。四是開展文明單位結對共建鄉村振興示范點,發揮文明單位在實施鄉村振興活動中的助力作用。
實施文明創建宣教行動。一是圍繞專項整治行動,采取新聞報道、制作公益廣告片、宣傳標語等多種宣傳形式,廣泛動員,提高認識,引導廣大干部群眾自覺參與專項整治行動,不斷增強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意識;在城區主要交通干道兩側、縣城其它顯著位置及城區公交車和出租車車體上發布公益廣告,懸掛張貼宣傳標語。二是開展文明新風進校園活動。在縣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向前走”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講文明、講衛生、愛環境、守秩序、尊師長、尚美德、樹新風。三是開展“向不文明行為宣戰”,通過曝光不文明行為,加大懲罰力度,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四是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向社會各界倡導文明創建,積極開展活動配合專項整治行動。四是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把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責任單位精神文明創建掛鉤,實行通報制度,被通報的單位,2日內要寫出書面整改報告;連續2次被通報,除書面整改報告外,要作出書面檢查;連續3次被通報的,取消新一屆文明單位參評資格。(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