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洋里鄉梧溪村開展“手繪新風俗漫畫”活動
文明風11月23日訊? 今年以來,閩侯縣積極探討“生態+”模式深化移風易俗工作,強化景區、鄉村社區、文化墻、宣傳欄、公益廣告等方面的氛圍營造,同時努力適應群眾需求,深入開展“我們的節日”、文化民俗、家風家訓傳承、志愿活動等,推動移風易俗潤澤人心。
孔元村作為白沙鎮“十里文化長廊”的一個核心區域,不僅是一塊青山綠水的生態寶地,近年來還發展內涵,成為了干部群眾接觸鄉村黨建文化以及廉政文化的活動陣地。在景區歇息處的顯要位置,“新風潤孔元 文明花正開”移風易俗文化長廊時常讓過往游人留步凝神,一幅幅生動活潑的動漫圖片搭配通俗易懂的文字說明,潛移默化宣傳移風易俗的積極意義。周末,該鎮充分發揮移風易俗宣傳員的作用,時常組織鎮村干部前往景區向過往游客面對面宣傳倡議婚喪喜慶新風,引領著鄉村的良好風尚。
孔元村移風易俗文化長廊
洋里鄉梧溪村近年來堅持走“特色農業發展和生態經營相結合”的路子,以一批富有特色的鄉村生態旅游精品項目,吸引眾多外來游客慕名參觀。去年,該鄉組織一批大專院校學生志愿者到梧溪村開展“手繪新風俗”漫畫展覽,“驚動”了本地村民,并帶動他們共同參與其中,許多游客被這種特色文化活動所觸動,紛紛叫好。
除了利用“生態游”助力移風易俗工作外,閩侯縣還將“生態”保護行動作為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的重要途徑。閩侯縣甘蔗街道秉持節地、環保的理念,將環境藝術文化與殯葬習俗文化有機結合,擬建富有本地特色的生命公園,向群眾大力推行“節地生態葬法”。
此外,閩侯縣還以生態建設為依托,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勸導工作。今年5月中旬,一場“移風易俗除陋習,愛護環境樹新風”志愿服務活動從青口鎮千家山生態主題公園始發,志愿者們一邊沿途撿拾垃圾,另一邊向周邊群眾和商戶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和好家風系列宣傳單,并面對面宣講文明新風,制止不規范行為,用實際行動踐行“愛護身邊環境,樹立文明新風”的理念。
以‘生態+’模式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旨在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在親近自然、愛護自然的同時,由心出發,養成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下階段,閩侯縣將繼續探索新形勢下移風易俗工作方法,讓好習俗、好風尚生根發芽、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