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群眾是開展移風易俗工作有效途徑。在工作中,我們采取宣傳車、宣傳標語、微信等廣而告之的方式,營造輿論氛圍;采取鄉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戶進行一對一宣傳的方式,強化宣傳效果;采取文藝演出、新聞報道先進典型的方式,增強示范帶動作用;采取微信、電話等形式通知在外務工經商人員的方式,擴大宣傳覆蓋面;采取事主直接體驗、親身感受、現身說法的方式,讓群眾自己教育自己。通過深入細致的宣傳教育和實踐教育,實現了群眾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移風易俗各項要求也就順理成章,各項工作也就水到渠成。通過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越是矛盾突出,越是問題復雜,越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宣傳群眾、教育群眾的工作,引導群眾正確分析形勢,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只要我們相信群眾,把情況和問題向群眾說明白,把道理講清楚,把解決群眾的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廣泛動員和組織人民投身到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來,任何矛盾都可以解決,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在農村婚喪嫁娶、升學、滿月、搬家、甚至遷墳都要大操大辦,每年用于人情往來支出高達幾千元,每年有幾十天要放下農活去幫忙,真的是勞民傷財,苦不堪言,如今提倡移風易俗,節儉操辦紅白喜事,真是件好事!”。石牌鎮各村的村委公開欄里張貼的“推進移風易俗,簡辦紅白喜事”倡議書吸引了村民的眼光,紛紛稱贊叫好。政府幫助群眾減負,繼而帶動群眾自行減負,不僅讓群眾減輕了經濟負擔,而且讓群眾更深刻地體會到黨委政府強烈的為民情懷。全縣通過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工作,發放了大量移風易俗倡議書和宣傳材料,做到移風易俗活動進家庭、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同時,大田縣電視臺推出專欄或專題報道,讓移風易俗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我們再次體會到,推進任何工作一切空話都是無用的,必須給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福利,只有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擁有更多獲得感,群眾才會感到有了奔頭,有了盼頭,從而產生更大的勁頭。
黨員干部是開展移風易俗工作示范引領。首先,全縣黨員干部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3萬余份,帶頭實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為群眾起到了示范模范作用。縣紀委設立了黨員干部婚喪嫁娶舉報電話,在“紅白喜事大操辦”專項整治實施過程中,該縣瞄準“關鍵少數”,對全縣黨員和公職人員操辦紅白喜事提出“六個不準”紀律要求,并對違反規定的當事人,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誡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構成違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對單位人員違反規定不制止、不查處,或者制止、查處不力的,按相關規定對單位責任領導予以追責問責,推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工作深入開展。全縣還建立黨員干部操辦紅白喜事“雙告”“一提醒”“一承諾”機制,強化示范引領,以黨風政風帶動民風社風持續向好。今年共對171名報告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黨員干部進行登記并發放提醒卡。
其次,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建立了“書記抓書記”的工作機制,縣委書記抓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黨委書記抓黨總支書記,黨總支書記抓村支部書記,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再次,著力通過督查促進工作,建立了移風易俗信息傳報制度,各鄉鎮每天上報轄區內各村喪葬情況,縣移風易俗聯席會議辦公室將鄉鎮上報情況與殯儀館提供的信息相互印證,做到每一例喪事都有登記、有監督、有服務。
再次各鄉鎮都建立了巡查制度,到各村居監督檢查紅白事辦理情況。隨著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黨組織尤其村級黨組織得到了加強和體現,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領導力、號召力更加凸顯,群眾對黨組織的信任、依賴、擁護更加強烈,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