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縣行政服務中心向半嶺村農家書屋贈書(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福州文明網)
結對子 助力鄉村振興
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更科學合理地利用資源,同時也為了發揮文明單位社會責任,進一步拓展文明單位結對共建內容,推動文化幫扶服務工作深入開展,福州市閩侯縣文明委根據實際,制訂了由全縣各級文明單位和部分參與創建的行政村(社區)以“結對子、種文化”的形式進行共建的工作模式。自活動開展以來,閩侯縣委文明辦牽頭對各文明單位與村(社區)結對共建情況進行了摸底、申報,第一批共確認64家文明單位與相應的村(社區)建立“一對一”結對共建關系,主要任務是幫扶結對共建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達標建設,并通過聯合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促進文明共建和文化共享。其中,有30個村(社區)作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示范村(社區)。
去年,福州市閩侯縣科協、閩侯縣農業局因地制宜開展培訓工作,他們了解到共建單位荊溪鎮桃田村村民多以種植蔬菜為主的特點,專門聘請市菜科所農藝師為桃田村農民進行“福州地區絲瓜瓠瓜春季栽培技術”講座,并到田間地頭及時解決農民生產上遇到的問題,受到好評。據統計,當年共開展蔬菜栽培技術、蔬菜病蟲害防治等培訓3場,培訓農民80人次,并指導全縣16家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根據季節及時舉辦26期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參訓人員約2321人次。此外,2018年1月,閩侯縣農業局、閩侯縣橄欖協會也組織農技專家赴小箬、白沙等地開展橄欖防霜凍培訓,教農戶們如何為橄欖樹“保溫”,這些舉措都有力地促進農民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收入。
在深化文化扶貧工作,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活動中,福州市閩侯縣各級文明單位充分發揮優勢,積極幫助農村改善文化設施,加強文化隊伍和陣地建設,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讓農民群眾享受更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惠民建設成果。下一階段,閩侯縣將進一步推動鄉村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為提升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稿件來源:福州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