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用餐倡導四菜一湯,一場白事省數萬元
除了民俗日不宴請,新店鎮在推動白事簡辦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陳塘社區就是典型的代表。陳塘社區黨支部書記丁再福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往社區有人去世,這戶人家在出殯和頭七這兩天都要請客,一桌菜加上煙酒要一兩千元,兩次宴請加上葬禮花銷,加起來要十萬元左右。
丁再福說,社區不少居民在外打工一個月工資也就三四千元,一場白事辦下來十來萬元,對普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從去年初開始,陳塘社區“兩委”聯合社區老人協會,向居民發出“厚養薄葬”的倡議,喪事用餐倡導四菜一湯,無酒無煙。
“為了將移風易俗大面積鋪開,社區采取了多種宣傳方式。”丁再福說,社區集中開會,將移風易俗的好處說給居民聽。除此之外,社區還根據民風民俗,發出了移風易俗倡議書,由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入戶宣傳。
“在白事簡辦的推動過程中,老人協會成員功不可沒。”丁再福說,社區老人協會成員全程參與推動白事簡辦,其中很多人平常是負責主持白事的,威望高,由他們倡導白事簡辦,也得到了居民的廣泛支持。丁再福說,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陳塘社區在白事方面基本都使用四菜一湯的規格。他粗略估算了一下,相比以往,辦一場白事現在可以省下6萬元左右。
錄制移風易俗答嘴鼓,制成碟片送社區播放
在推進移風易俗的工作中,新店鎮在宣傳方面多管齊下。
除了常規入戶向轄區居民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外,新店鎮還組織轄區黨員組成講師團下基層宣講。這些黨員既是模范,也是居民的左鄰右舍。他們以接地氣的宣講方式,將移風易俗的好處傳播給老百姓。
除此之外,新店鎮還創新錄制移風易俗答嘴鼓《移風易俗好代志》。該答嘴鼓作品由翔安區答嘴鼓非遺傳承人郭建居原創,用朗朗上口的閩南話傳播移風易俗帶來的好處。據悉,該答嘴鼓作品還錄制成碟片,免費送給新店鎮所有社區,利用社區多媒體和廣播播放,進一步提高移風易俗在群眾中的知曉率。
民俗日舉辦文體活動,熱鬧不變氛圍更好了
移風易俗為老百姓減輕了負擔,節省了開支,得到了高度認可。在此基礎上,新店鎮還鼓勵各社區將民俗日轉化為舉辦各類慈善、教育會或文體活動,如舉辦百姓舞臺、趣味運動會等。
今年后村社區“豎燈篙送王船”民俗日當天,新店鎮聘請后村社區鄉賢為后村小學教育顧問,把愛國愛鄉、忠孝仁義的精神傳遞給社區的孩子們。
今年春節至元宵期間,新店鎮組織了8場文化下鄉文藝匯演,先后走進蔡厝、溪尾、彭厝等8個不同社區。新店鎮還舉辦“和諧杯”新春籃球賽,豐富了居民的假期生活。
“社區文體活動越來越豐富,參與活動的居民也越來越多了,喝酒、賭博的人少了,社區的氛圍也越來越好了。”后村社區居民郭先生說,社區響應移風易俗號召后,民俗日宴請改成文化活動,熱鬧不變,卻省下了不少錢,這樣的移風易俗,希望能堅持下去。(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戴舒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