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劇非遺少兒班排練 高志堅攝
云霄縣歷史悠久、文化多元,擁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和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對此,全縣立足本土文化,強文化自信、引文創活水雙措并舉,開創保護與創新融合的宣傳新格局。
以地域文化增強自信。全縣以“一鎮一孝廉”宣教活動為抓手,推選直節太史林偕春、勤事高節陳景肅等十位廉吏典型,推動屬地文物保護;以鼓勵姓氏管理為契機,通過宗族倡導、姓氏集資,完成方氏宗祠孝思堂、莆美堡張氏宗祠詒谷堂、朱氏祖祠等文物的保護性修繕和持續性維護,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同時,以歷史文化街區和平路為軸,輻射水月樓觀音亭、燕翼宮、關帝廟、天后宮、云山書院等14個重點文物項目,打造“騎樓”文化一條街,進一步提升商業街區文化品位。
以文創元素點亮鄉村。今年來,全縣已投資約150萬元,建成文化走廊、文創墻、文化精品小屋等文化長廊項目87個,為小鎮鄉村新添一道道文化風景;先后18次邀請福師大美術學院、廈大藝術學院等高校學生為棪樹村、客寮村、峰頭村等12個村莊設計、繪制新村文化墻,已完成文化主干道8條、文創墻百余處,以“文創+”助力鄉村振興。同時,寫活“古”文章,通過對優秀家風家訓的收集,結合古村落的保護,重修菜埔堡、孝思堂、樹茲樓等23處古民居、古祠堂,建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長廊,喚醒群眾的鄉愁記憶。
墻內開花也要墻外香,全縣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深入開展開漳圣王文化節、創建中國書畫之鄉等大型活動,扎實做好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深入開展“三抓三比、十項競賽”“百個項目大比拼”“一區一湖兩園三線”“三大攻堅戰”等主題報道,宣傳宜居宜業宜游新云霄的建設成果,全方位營造良好的外宣輿論環境。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云霄縣在各級新聞網站刊發新聞信息近1700條。
其中,六月中旬閉幕的第十屆海峽論壇·第八屆海峽兩岸(福建云霄)開漳圣王文化節期間,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20多家媒體對開漳圣王文化節進行密集報道,由新華網刊發的《兩岸共祭開漳圣王》等通稿獲得廣泛轉載。同時,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接連舉辦云霄漳江畫院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云霄漳江畫院“靜水流深”十五周年美術作品展、云霄、固始、臺灣兩岸三地書畫邀請展暨創建“中國書畫之鄉”書畫展等活動,為創建中國書畫之鄉造氛圍、聚人氣、強交流。(云霄縣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