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元畬家——青山綠水【范小輝攝】
文明風10月26日訊(通訊員 范小輝)
建甌市房道鎮不僅有聞名遐邇的萬木林、滿目翠色的竹山,天藍水淳游人醉,蜂飛蝶舞花滿園的自然景色,更有一道道溫馨醉人的文明風景一一
“三連冠”省級文明鎮的幸福密碼
際村蓮花塘
10月18日,際村黃珠珍不離不棄照料癱丈夫12年事跡上了福建文明風網主頁,成為欄目“福建好人”介紹人物;
10月19日,房道鎮創辦的“幸福家庭講壇”開講,為構建更加和諧文明家庭增添色彩;
10月25日,房道鎮黨齡60多年的85歲志愿者楊思義,用建甌方言推介該鎮先人明朝重臣楊榮家風家訓,宣傳萬木林生態文明理念的小視頻作品被建甌市委文明辦評為優秀獎;
……
這個文明創建“好人好事”不斷的千年歷史文化鎮今年7月18日再獲福建省級文明鎮稱號,至此已連續3屆這桂冠花落竹鄉。
“獎牌到手,創建不止,我們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堅持創新拼搏,讓文明艷花開滿山鄉。文明創建路上我們再出發。”房道鎮黨委書記張生有說。
文藝演出
機制創新,讓文明長駐
“精神文明建設始于細節,貴在有效性。為此,我鎮注重從頂層設計,讓創建既突出特色又有針對性、長效性,接地氣,不一陣風。“房道鎮黨委委員、文明委副主任楊譞滔介紹說。
以問題為導向,迎難而上。門前衛生、亂搭蓋是一個集鎮管理中常見到的熱點、難點問題。同時房道鎮是福建省首批商業重鎮,又與順昌縣、本市吉陽鎮毗鄰,在經濟發展中打造建甌西部中心鎮,店多人多,集鎮管理尤顯復雜繁重。
該鎮因地制宜提出對策措施。整治措施內容、運作上注重管用好用。為防止政令因鎮領導人調動而偃旗息鼓,將《集鎮管理辦法》提交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大力整治主次干道兩側、居民小區及樓道內違章亂搭亂建、亂停亂放、亂堆亂掛等現象,大力開展“廣告秩序”整治,清洗街道各種“牛皮癬”。這—紙規定管了8年如今是3村聯成—體的大集鎮。同時與時俱進,推動綠色創新,用市場化機制推進污染防治,今年年初實現了集鎮垃級集中外運,告別了焚燒垃圾歷史。
“我這10多年一直在房道趕墟,街面攤位有序,人又多,更沒欺行霸市之類,生意好做。”來自建甌城區賣鞋的商販周生元高興說。“我也喜歡來房道,山好水好人好,人很熱情,有時生意做完還去萬木林、水庫感受綠水青山優美生態。”來自浙冮慶元的黃小平、張榮香夫妻表示。
集鎮管理有招數,村級環境衛生整治也新穎。在上級統籌經費補償機制保障下,村莊垃圾全鎮大多數聘請專職保潔員清掃。也有個別村村民親自動手,吳際村潘歷自然村農戶為增強大家維護公共環境衛生責任感,集體民主決定,按戶每天輪流進行衛生保潔。每3戶村民負責2天,值日表張貼在村里的活動中心,便于互相監督和值日提醒。西際、吳大元等村還建成污水管網。
該鎮從2015年起村主干當起全鎮衛生保潔“巡視員”。對全鎮衛生保潔檢查,不再僅僅是鎮政府工作人員,各村村黨支部書記或村主任輪流參與每月對全鎮衛生保潔檢查,既使衛生保潔檢查得到更嚴格的監督,評比結果各村村主干心服口服,整改更加及時迅速,同時對薄弱環節更加了解。
樣榜樹立,凝聚精氣神
“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需一個濃郁的內在和外在的精氣神。該鎮精心設計、運作載體,不斷造勢凝心聚力,弘揚新風,樹立正氣。
如何讓黨員干部為民服務落實落細,群眾滿意笑臉常開。他們不斷總結提煉出不同階段“房道精神”加以宣傳。在全鎮黨員干部廣泛開展我與群眾零距離、我與百姓交朋友等活動,并建立健全考評、激勵系列機制,開展新農村建設標兵、奉獻房道十佳新聞人物,房道人民最滿意服務窗口單位和房道人民最不歡迎服務窗口單位評選。
同時舉行各類文藝演出、編輯宣傳畫冊、攝制專題片、懸掛文明燈箱等開展公益廣告宣傳,積極開展美德在農家、鄰里守望、潔我家園、美麗家庭、身邊好人推薦、好媳婦評選|,舉辦道德模范事跡報告會、我的家風故事征文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百姓生活,做到群眾身邊,樹立文明健康的鄉風民風。七道村開展“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本領、美在農家爽精神、樂在農家展新貌”“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安寧村打造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四美”文明村。安寧村進士新村每年11月還由村民評選出本年度的“好人榜”,在并由組里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在 文明宣傳長廊“身邊好人”榜公布。
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歷史文化傳承弘揚文明新風,際村的楊榮旅游文化節和吳大元畬鄉烏飯節成了閩北知名的村級文化節日品牌,其中楊榮旅游文化節還吸引了海外人士參加。際村運用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還成了新華社記者關注的特色載體。際村村民代表大會制定“新萬木林森林公園村民公約”。公約規定,凡是際村村民娶妻的,村民出嫁的,村民考上大學的,入伍參軍的,有生小孩的,都要在新萬木林森林公園種下一棵樹等。
在典型培育中創出了2個閩北獨有:吳大元村禪蟬聯3屆全國文明村,安寧村禪聯兩屆全國文明村,為閩北唯一一個鎮擁有2個全國文明村;陳盈瀚、黃珠珍獲評“中國好人”,為閩北唯一一個鎮擁有2位“中國好人”。同時成功地宣傳樹立了省勞模、福建省勞動者獎章獲得者2人,南平市職業道德標兵、南平市道德模范、閩北敬老孝星3人次,一位外來民工被評為建甌市十佳外來民工。房道村志愿者工作站入選福建省團工作創新方法100例。
“我們身邊有這么多好人,我感到驕傲和光榮。作為年輕人,新的房道人,我要好好向可敬的楷模學習,為房道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房道鎮機關新公務員葛妙林說。
吳大元村頭自然村村外景
畫卷展現,和諧惠民生
幸福花開畫里村,十里八鄉處處是景。沿G528國道從建甌城進入房道鎮第一村西際村,一個石雕的大紅“福”字印入眼簾,旁邊農民公園紅綠相間村民在亭子休憩,其樂融融。一路風景,沿線的連地村、七道村、埂尾村均有農民公園。目前全鎮有農民公園、綠色休閑場所16個。
每當傍晚,2016年建成的2215米集鎮寬敞筆直迎賓路成了最熱門地段,數百人在此休閑漫步,旁邊田野、溪水、青山相伴,時而白鷺頭頂空中嬉戲飛翔,感受十足的鄉村田園風光。“真愜意,這優美生態,新鮮空氣猶如氧吧,很好養生。” 每天都會來這里散步的卓善萍說。
在全國綠色小康村,14米寬敞的水泥村道,兩旁植樹種草的村道直達新村。別墅整齊序,每幢均有庭院,房內裝飾檔次一點不遜色城里人,面積大甚至更大氣。不遠處的公園,村民每天在此優哉健身鍛煉。
際村是福建省級傳統村落,穿村古河道是該村的內河,古時候河道由松木鋪出,水清底淺,鯉魚游曳。但是由于歷史的變遷,河道被破壞的比較嚴重,垃圾漂浮,污水橫流。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清理河水并恢復了二十余米的松木河道。這里還有楊榮紀念堂、皇賜登瀛牌坊、楊榮文化墻、復古楊榮書院方竹亭等。
該村原來村部面積大,有點浪費,通過拆掉村部,整出土地8000多平方米,分別建起占地面積80平方米的新房25幢、160平方米面積新村民活動中心及綠化設施,還建起光伏發電站2座.。
紅花綠樹映襯下,藍色琉璃瓦高高聳起,這是一座造型別有韻味的旅游公廁。該建筑毫無違和感地融入樹木之中,營造著鄉村自然古樸的意境,為鄉村增添一份細致的關懷與文明。“現在許多村的新建公廁好漂亮,都可以跟高建公路上服務區的公廁相媲美了,可以評星級了。有的公廁還建有盲道,真是很有人性化。”一位姓魏的村民感嘆道。目前該鎮在集鎮、國道沿線、重點風景區、行政村及部分自然村建起新型公廁50多個,每座都各具特色,“廁所革命”點靚了房道美麗鄉村。
社會和諧,村民安居樂業。除了樂享13萬畝竹山生態福利,全鎮50多家竹木企業讓4000多位村民足不出鎮,在家門口進企就業。經濟收入的充實,為美麗文明鄉村建設提供了動力。
倡導綠色文明,推動綠色發展,近幾年民生基礎設施上均是“大手筆”,投資2000多萬元,完成多座水庫的除險加固和20個行政村96個自然村的飲水工程;投資1億多元,硬化拓寬公路300多公里,并實現自然村村村鋪設水泥路面。全鎮20個行政村均有新村點,同時對公路沿線兩側房前屋后亂堆放、亂搭蓋進行整治,統一立面改造,進行美化綠化。20個行政村均已成為南平市級生態村,房道鎮獲評福建省優美鄉鎮。大美和諧房道,處處洋溢著文明之風。
“我是土生土長的房道人,住在房道很有幸福感。高鐵西站又在到房道必經之路旁,路讓世界不再遠,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每個雙休日來房道旅游的人紛至沓來。我全家也時常出游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年剛創辦一毛竹加工企業的雷鑫榮高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