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區亭江鎮西邊村移風易俗主題公園
倡導移風易俗 引領文明風尚
福清市龍田鎮樹下村建成了我省首座生命公園,既節約土地、保護生態環境,又節省開支、減輕村民負擔,被大部分村民所接受。群眾也逐步轉變了傳統的殯葬觀念,推廣建設生命公園這種綠色殯葬方式的風尚在福清各地逐漸形成。
福清的變化是我市移風易俗工作助力鄉風轉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福州市各縣(市)區全力推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深入開展。
原準備用于婚喪喜慶等事宜的6000多萬元投向公益事業,1070多項移風易俗“五進”宣傳活動吸引市民廣泛參與……如今,在全市各鄉村,比闊氣講排場的歪風邪氣少了,追求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多了。
在福州羅源,村民創作了宣傳移風易俗的畬族歌曲,把倡導文明的聲音唱進大家心里;長樂區不僅建立了網格化的移風易俗管理機制,還借助高科技的力量,使用移風易俗智能管理APP,讓移風易俗工作簡單高效……
福州市各級各部門從建章立制入手,制定了《關于對移風易俗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實施細則》《黨員領導干部參加婚喪喜慶雙報備制度》等規章制度,為移風易俗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系列志愿服務 助力城鄉建設
黨員志愿者下鄉慰問,科技特派員把先進技術帶去農村促進增收,大學生志愿者進村為孩子進行課程輔導……像這樣以城帶鄉的志愿幫扶故事,不斷在福州市發生。
本月14日,福州市文聯主辦的文學精準扶貧系列志愿活動捐贈了十九大精神宣傳材料、兒童文學讀物、閩都文化書籍,供晉安區宦溪鎮降虎村的村民、外來務工人員閱讀;17日,百場醫療衛生專家義診活動走進連江縣曉澳鎮,為當地村民量血壓、測血糖、診療慢性病和常見病,贏得村民的好評……
去年,在助力“精準扶貧”志愿服務行動中,福州市684個文明單位與貧困村結對,把貧困群眾迫切需要的教育、文化、科技、衛生、法律等服務送到家門口。據不完全統計,當年市委文明辦共組織文明單位幫扶貧困戶3487戶,累計資金扶助384.7萬元。
今年,福州市文明委明確了13項志愿服務系列活動,吹響新一輪志愿服務助力城鄉建設的集結號。其中,助力“小康福州”精準脫貧志愿服務行動針對扶貧村困難群體,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結對幫扶的形式,開展愛心捐助、心理撫慰、親情陪護等志愿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