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等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本要求,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重要講話中指出,要自覺把經濟社會發展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起來,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充分利用改革開放40年來積累的堅實物質基礎,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是新時代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對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美麗鄉村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縱覽歷史,我國從未像現在這樣既面臨著巨大的生態環境壓力,又迎來了全面、廣泛、深刻的生態文明建設變革,形成了以建成美麗中國為核心的全新治理目標。建設美麗中國,關鍵在于建設美麗鄉村。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重大部署,要求“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將農村美與農業強、農民富聯系起來,充分顯示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建設美麗鄉村的堅定信念,對造福全體農民的堅強決心。因此,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優化村鎮布局,改善安居條件,培育文明鄉風,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會主義美麗鄉村。
保護生態環境。要建設美麗農村,必須以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為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大自然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相互依存、聯系緊密的生態系統,不僅為人類的生存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條件,而且還共同構成了人類的精神家園。然而,由于各種復雜的歷史因素,我國農村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與生態平衡不夠,毀林開荒,圍湖造田,過度墾殖,結果導致水土流失,旱澇災害頻發,鹽堿化、荒漠化和環境污染日趨嚴重,使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因此,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將保護生態環境放在首要位置,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科學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