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10月17日上午,龍巖長汀老火車站廣場,一位老爺爺指著大石頭上的宣傳語給自己的孫女念道。長汀縣利用老火車站廣場人流密集的特點,因地制宜設置了法治文化公園,不但豐富了廣場內容,也宣傳了法治文化,提高群眾的法治素養。
據悉,龍巖市把法治文化建設納入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法治文化與紅土文化、地方文化、行業文化、企業文化融合發展,營造濃厚法治氛圍。一方面依托城市、鄉村休閑場所建設法治文化公園(長廊)。近年來,在縣、鄉、村(居)共建法治文化公園(長廊)60余個,特色主題公園8個,法治文化景觀長廊達6.3公里,形成了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在公園綠道沿線設計法治文化創意、配套建設法治文化雕塑雕像等設施,讓市民在休閑健身中增加法律知識,增強守法意識,樹立依法辦事意識。
依托市民文化陣地搭建法治宣傳學習平臺。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村(居)離退休干部活動中心、機關單位文體活動室、村(居)文化書屋、警民自助書屋、趣讀吧等陣地,設立法律圖書角,擺放法治書籍,方便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學習閱讀,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法律知識。
依托民俗文化活動創建法治宣傳教育陣地。將法治宣傳與“游大龍”“花朝”“廟會”等龍巖各地民俗活動相結合,融入法治元素。上杭等地打造“月月有戲”文化惠民工程,將法治節目融入其中,舉辦了“憲法在我心中你我與法同行”法治文藝巡回演出,通過舞臺展演方式宣傳法律知識,讓群眾在觀看演出時潛移默化接受法律常識,增強法治意識。
依托現代新媒體構建法治宣傳網絡。運用“龍巖普法”、“律師在線”、“人民調解”、官方警務微博、警務QQ群以及全市766個法律服務微信群等新傳媒廣泛宣傳法律知識。各部門還利用單位網頁、戶外電子顯示屏等新型廣告媒體,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進一步拓寬了法治文化傳播渠道。還通過依托特色展館建立法治教育基地。在古田法庭建立共和國法制搖籃展館,成為龍巖市政法系統“革命傳統和法治教育基地”;在監獄和各級檢察院建立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公職人員警示教育活動800余場次,近50000人接受了教育。(閩西日報記者蔡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