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
    http://www.caoliu14.com?2018-10-15 10:02:10 來源:福建日報

    第三章 生態環境保護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長效機制,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提高生態環境質量。

    第十三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環境質量負責,控制或者逐步削減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使大氣環境質量達到規定的標準并逐步改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對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未達到國家大氣環境質量標準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編制大氣環境質量限期達標規劃,并采取措施按期達標。

    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能源結構,加強工業、揚塵面源、機動車船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等大氣污染防治,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治理,防治臭氧污染,提高環境空氣質量。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落實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紅線控制指標,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水環境質量負責,優先保護飲用水水源安全,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積極推進生態治理工程建設,使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未達到國家水環境質量標準的重點流域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限期達標規劃,并采取措施按期達標。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水行政等有關部門應當加強跨區域跨部門水質信息溝通,構建流域上下游水量水質綜合監管系統,加強水環境綜合預警,建立流域執法指揮平臺,加強流域綜合執法,優化流域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職能配置。

    第十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全面推行河長制和湖長制,落實河湖管護主體、責任和經費,完善河湖管護標準體系和監督考核機制。各級河長、湖長應當組織做好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域岸線管理保護及相關執法監管考核等工作。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定期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編制土壤污染防治規劃,并加強監督管理,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防止重金屬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土壤,保護和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未達到國家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的人民政府應當及時制定限期達標規劃,并采取措施按期達標。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工作的統一領導,依據水土流失調查結果劃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治理區,組織有關部門制定年度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計劃,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作,開展以小流域、坡耕地、崩崗為重點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第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和管理,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從嚴控制建設用地,清理閑置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變用途。

    第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林業主管部門應當開展植樹造林,加強森林撫育,優化樹種、林分結構,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科學發展森林生態產業,增加森林蓄積,增強森林生態功能,開展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

    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強化林地管理,嚴格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嚴格落實基干林帶、省屬國有林場和重點生態公益林占補平衡機制。

    第二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濕地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濕地保護,實行濕地名錄管理和面積總量管控制度,嚴格濕地用途監管,建立濕地生態修復機制。

    第二十一條 沿海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統籌協調開展污染海域綜合治理和海岸帶生態修復,加強臨港區域環境保護,建立流域污染治理與河口及海岸帶污染防治的海陸聯動機制。

    沿海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漁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沙灘、灘涂等海域資源保護,建立健全自然岸線保有率和圍填海總量控制制度,對海岸線實行分類分級管理。推進建立海灣綜合整治長效機制。

    沿海地區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完善陸源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和溯源追究制度,制定污染物排海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及減排分解方案。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固體廢物分類收集、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等工作。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指導、監督采礦權人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土壤污染防治和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做好礦山恢復治理和尾礦庫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噪聲污染和光污染防治體系,最大限度消除噪聲污染和光污染源,創建宜居環境。

    第二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的環境信息溝通,建立水污染、大氣污染等跨界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共同維護區域生態環境安全。

    第二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適度控制生產建設,嚴格保護自然生態、地質遺跡和歷史文化遺產。大力推進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程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整修和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村鎮、古民居、文物古跡,加強本省特色文化的弘揚發展。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治理,完善污水、垃圾處理等環境衛生設施,加強城市內河整治,消滅黑臭水體,促進相關設施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提高城鄉人居環境質量。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水利、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應當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生物多樣性數據庫,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協調工作機制,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法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以及野生動植物疫情疫病監控和外來有害物種的防控,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操视频在这星| 激情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视频|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5╳社区视频在线5sq|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91久久打屁股调教网站| 日韩亚洲第一页|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男人天堂2023| 日韩欧美高清色码| 国产三级理论片| 两个人一上一下剧烈运动| 野战爱爱全过程口述| 把美女日出白浆| 刺激videoschina偷拍| caoporm碰最新免费公开视频| 热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国产线路中文字幕| 九九精品国产99精品|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欧美地区一二三区|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草免费手机视频| 舔舔小核欲成欢| 夫妇交换性2国语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