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
文明風9月28日訊? 當“豐收節”遇上中秋節,怎么過才合適?三明市明溪縣的市民吟了詩,賞著月,唱著曲兒,慶豐收。業余生活豐富多彩,弘揚了傳統文化又慶祝了節日,靜享月圓豐收好時光。
詩歌里話中秋
詩的語言,典藏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詩的聲音,演繹著不朽歷史的風骨鏗鏘。9月25日晚,“僑鄉月正圓”——明溪縣首屆中秋詩會上演。活動吸引了約200名觀眾到場,在詩歌里共話中秋。
活動現場,詩歌朗讀愛好者們先后朗誦了《念奴嬌?追思焦裕祿》《滴水的回聲》《沁園春?月圓明溪》《桂花開在眼睛》《暢想歐羅巴》等16首詩歌,將傳統佳節的韻味在詩詞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博得了到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詩會圍繞月之主題,既有傳統經典詩詞,又有現代詩歌,讓觀眾現場感受了一番古今詩詞中深厚的文化意蘊。
活動現場
詩會期間,還穿插了抽獎環節和書法、太極劍、古箏、琵琶、二胡、笛子等精彩表演,讓到場觀眾在感受濃郁的節日氛圍之余,享受了一場形式新穎、內涵深厚的視聽盛宴。
戲曲里慶豐收
夏坊鄉歷來有中秋唱大戲的習俗,每逢中秋,村民們自掏腰包請戲班進村,一唱就是六七天,這樣的“鄉村戲曲周”至今已延續了30余年。戲曲周前,許多村民提早打電話邀請住在隔壁鄉鎮的戲迷親戚們來夏坊看戲。
活動現場
今年,愛心人士和村民捐款3萬多元,籌辦今年的“鄉村戲曲周”。今年中秋戲曲周,從9月20日(農歷八月十一)到9月25日(農歷八月十六)持續演出6天。劇團除第一天演出了一臺現代歌舞外,主要表演了傳統越劇選段,有《包公判雙釘》《宰相試母》《三喜臨門》《滿堂紅》等11個劇目。開戲第一天,夏坊鄉廣場舞隊也同臺表演了兩個節目,為戲曲周助興。
6天里,每天下午、晚上各演出一場,觀眾達3750多人次。夏坊鄉決定今年著手將“鄉村戲曲周,百姓文化大餐”申報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三明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