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燕北街道中秋慰問老人
文明風9月25日訊(通訊員 吳彩云/文 社區單位/圖)一輪明月高懸,一年中秋再現。從9月14日大溪社區走訪空巢、困難老人提前送中秋佳節祝福開始,永安市各鄉鎮、街道,各級文明單位(校園、社區),按照永指導辦《關于組織2018年“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的通知》,陸續啟動了2018年“我們的節日?中秋”活動。截止9月25日8時,已有106家單位開展了節慶活動,可以歸納為“三大節慶活動”。
一是“文明共享”中秋。永安市各級文明單位(村鎮、校園、社區)因地制宜,文明單位進社區、下村鎮,共建文明聯辦活動共享佳節,開展民俗文化展、燃燈賞月、社區聯歡等豐富多彩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活動。群眾在參與中了解、熱愛和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激愛鄉愛國情緒。
如:永安市統計局發揮“文明共建”作用,主動協商市職工燈謎協會,做好謎題準備等前期工作;聯合紅山社區舉辦“和睦鄰里歡度中秋”猜燈謎活動,謎題的主要內容包含中秋傳統文化、掃黑除惡知識等,猜中燈謎的群眾可獲贈油壺、面巾紙、洗碗巾等小禮品,吸引群眾踴躍參與,營造祥和的“中秋”節日氣氛。
9月19日上午,永安市商業管理中心走進林業新村社區,聯合開展“月滿中秋,情系鄰里”中秋主題活動。吸引社區居民、市三實小留守兒童等100多人參加。烘焙師傅現場講解怎樣制作月餅,指導居民、學生參與制作出品相完好的月餅。并慰問困難老人、困境兒童和低保戶,為他們送去了月餅禮盒和中秋祝福,傳遞社會大愛。同一日,新橋洋社區送月餅,拉家常,走訪慰問社區高齡和空巢老人。
共享佳節,永安市各級文明單位(村鎮、校園、社區)學榜樣看身邊,節日不忘“身邊好人”。積極組織開展中秋走訪慰問“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活動。9月21日,西洋中心小學黨政工聯合慰問道德模范蘇元省老師。蘇老師扎根鄉村教育36年,他因“順手”做事,“順手”助人,“順手”救人的事跡,獲得福建省最美教師、永安市首屆道德模范等殊榮。永安市林業局連續推薦3名好人候選人,“乘”中秋節慶平臺,深入開展學習“身邊好人”活動。倡導道德新風尚,匯聚道德正能量。
二是“文明奉獻”中秋。永安市委文明辦組織全市圍繞“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各類志愿者開展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殘疾人為重點的親情關愛、生活幫助等志愿服務;組織開展節慶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推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等。
如:9月19日,燕東街道新橋洋社區聯合市愛心協會志愿者,開展“愛心廚房”等中秋關愛社區困難、孤寡老人活動。送上慰問品的同時,表演精心編排的文藝節目。并準備了豐盛“中秋宴”與老人分享。9月19日,龍翔社區“愛心媽媽”走訪慰問轄區內特殊家庭,為孩子們送上月餅和中秋節祝福,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而心感恩健康成長。并慰問困難老人、殘疾人和低保戶。
燕東派出所連續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衛生整治及網上寄語活動,9月15日民警們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走上汽車站十字路口,清理煙頭、落葉、紙屑等,整治環境衛生。9月17日民警們借助微博、微信等,集中開展“闔家團圓,喜慶豐收”中秋網絡文明寄語活動。
燕北街道組織各社區走訪慰問高齡、困難、空巢老人,送米、油、月餅等慰問品,開展“情滿中秋 心系夕陽”活動,彰顯“大愛常在老人身邊”,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扶弱助貧的傳統美德。
三是“文明共樂”中秋。永安市委文明辦把節慶活動提到“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節日文化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高度,協調全市開展豐富多彩的中秋文化活動,引導文明單位共參與共歡樂,增強群眾文化自信。
如:9月19日,永安市大溪社區開展“和諧鄰里歡度中秋”活動,社區組織30余名退休黨員、職工、老年協會代表,品月餅,敘親情,話團圓,重溫節日習俗,弘揚傳統文化。
9月20日上午,永安市第二實驗小學開展“情系中秋與愛同行”關愛留守兒童座談會,送送上愛心月餅還有祝福問候,退休教師帶領學生誦讀《水調歌頭》,讓留守兒童充分感受到學校的溫暖,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永安市2018年“文明共享、奉獻、共樂”中秋活動活動方興未艾,永安市委文明辦還將盛大舉辦“記住鄉愁3?美好生活”大型主題晚會。規模不一的各類活動,以最“樸素”的形式,展示“中秋節”的文化魅力,或大或小地發揮出中秋佳節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生成了“具體”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引力”,引導大家尊重熱愛傳統節日,增加愛國愛鄉情感,為城市增添一縷綿延的“傳統節日”文明。(永安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