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流動的花朵”美麗綻放
——思明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小隊”
日前,思明區檢察院干警林美凌來到文安小學,向孩子們進行校園欺凌的普法宣傳。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恐后舉手提問。
文安小學是一所定向外口學校,這些“流動的花朵”經常跟隨父母輾轉各個城市,求學之路波折,心理成長也存在隱患。而破解隨遷子女融入難題的主陣地就在教育。
1998年4月,思明區人民檢察院“陽光小隊”孕育而生,巧妙地將檢察職能與關愛活動相結合,通過生動活潑的精神引導活動,使良好的道德風尚和法制觀念在孩子們心中扎根生長。
現任“陽光小隊”隊長林惠瑩深深記得第一次參加志愿活動的情景。“孩子們對我們充滿熱情,他們對知識有著最淳樸的渴望。”林惠瑩回憶,那時候隊長脫稿給孩子們講故事,配合肢體語言,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看著隊長和孩子們之間真情互動,我內心充滿了感動,能加入‘陽光小隊’是多么光榮!”
此后的志愿活動,林惠瑩期期參加,并和其他志愿者共同開創了模擬法庭這樣的法制教育形式。
“我們在工作素材的基礎上寫劇本,并借來小號法袍和警服,自制卡通貼,讓孩子們分角色扮演。”林惠瑩說,每次模擬法庭“開庭”,都受到全校師生的歡迎,這樣寓教于樂的方式,后來也運用于法制講座、帶法回家、走進法院等主題活動中。
近年來,思明區檢察院招收了多名年輕干警,這些年輕干警的加入無疑為“陽光小隊”增加了活力。
“在前輩的基礎上,現在的志愿服務在不斷延伸。”90后的思明區檢察院干警計衡已經參加了34期的志愿活動,他說,“內容要延伸,不僅有法律,還有經典故事分享、讀書會、影片賞析、戶外郊游、童話劇表演等;方式要認知,不僅有圖片展示,還有卡通人物道具等,目的就是跟上時代步伐,用孩子們喜歡的方式給予他們關懷和知識。”
“陽光小隊”還通過家訪和單獨交流等方式,關注孩子們的動態成長過程,密切聯系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同時,積極調動整合社會資源,吸收廈門大學青年志愿者協會成員、企業青年員工、街道社區居民、退休人員等社會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并從經濟上、精神上關心“流動的花朵”。
據統計,“陽光小隊”自成立20年來,開展集體活動420余次,900多人次志愿者接力參與,5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從中受益,100多名家庭困難的外來務工子女獲得助學資金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