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舊立新”,整治婚喪禮俗
進行“多倡導”:倡導婚喪事簡辦,倡導不送、不收非親人員禮金等文明習俗。由各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行動,動員和引導黨員干部以及文明家庭成員,帶頭倡導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其他喜慶事宜不辦”新風。引導年輕人以集體婚禮、旅游結婚等形式婚慶;倡導踐行簡化治喪儀式、縮短治喪時間和生態殯葬模式;倡導踐行喬遷、生日、升學等喜慶事宜不操辦的做法。
開展婚喪禮俗整治工作,實行“多禁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等擾民行為,禁止搞封建迷信活動。各文明單位重點整治黨員干部參與帶彩打牌、互相吃請等不良習俗;各文明村鎮重點整治婚喪大操大辦和以喬遷、祝壽、滿月等事宜對外操辦酒席的不良習俗;各文明社區重點整治燃放煙花爆竹等擾民行為;各文明校園重點整治教師接受參加家長請客吃飯、送紅包和謝師、升學宴請等不當行為;各文明家庭要做到拒絕參加親朋好友大操大辦的婚喪以及各類迷信活動。“倡導”與“整治”雙管齊下,逐步實現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尚的目標。
“吐故納新”,弘揚傳統文化
永安市委文明辦注重發揮傳統節日在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組織各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以“我們的節日”活動為重要載體,日前結合“我們的節日?中秋”,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節日民俗、經典誦讀、文娛健身等活動,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干部群眾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品味節日,移風易俗,提升幸福指數。
在鄉村,各文明鄉鎮引導群眾將農村現有的宗祠和廟、殿、宮等精神信仰場所與文化禮堂進行有效整合,使民間信仰、宗族姓氏文化傳承與禮堂文化相互融合。并引領群眾從高檔酒店走向文化禮堂,把鄉村文化禮堂作為簡辦紅白喜事的場所,使文化禮堂成為培育婚喪新風的學堂,實現節儉治家的平臺。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引領作用,達到破除封建迷信、弘揚先進文化、建設精神家園的目標。
永安市“文明引領移風易俗”主題“大活動”,正以豐富多彩接地氣的群眾性文化娛樂等“小活動”,詮釋移風易俗大理念,倡導文明新風,推動社會風氣向善向上發展。(永安市委文明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