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建信用企業為關鍵,做到誠實守信,提升質量效益
一是實施信用管理。企業作為信用建設的市場主體,從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入手,把經營者的誠信理念落實到生產、經營、管理的每個環節,傳遞到企業團隊的每個人,做到全員信用自律,自覺重合同、守信用,對社會負責、對消費者負責,建立企業運行的良好信用秩序。大田縣紅獅水泥企業年創稅三千萬萬元以上,企業遵紀守法,加強信用管理,合同履約率100%,誠信企業建設一直是紅獅水泥向前發展的主旋律。
二是推行信用激勵。政府建立全面的企業信用記錄、評價體系,制定與信用相關聯的優先扶持、準入條件等激勵措施,推行公平競爭的自律制度,讓守信企業得實惠、受支持,失信企業受限制、遭排斥。對優質守信企業進行資金獎勵外,還給予立項爭資等政策優惠;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依法追究責任,同時在扶持上進行政策限制。
三是倡導信用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和引進具有較強誠信意識、道德修養和開闊視野的企業經營者和管理團隊,作為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首要著力點;同時內待員工、外對市場“言必信,行必果”,樹立信用企業的整體形象。
以培養誠信公民為重點,做到明禮守信,完善道德規范
一是注重道德修養。一方面,誠信教育從娃娃做起,將“明禮守信”的道德傳統列為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內容,另一方面,通過縣電視臺、網絡媒體、公共場所電子屏幕等媒介,廣泛宣傳《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黨員干部需率先垂范、當好表率,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使信用理念、信用意識、信用道德深入人心。在群眾中廣泛開展了“身邊好人好事”網上推薦活動,努力讓誠信友善的道德意識在公民心中自覺開花結果。組織道德模范五進活動(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鄉村)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提升公民道德修養??h法院每年均要舉辦以“共筑誠信,共建文明”主題道德講堂,讓法院干警,時時唱響“誠信之歌”,以誠待人,樹立法院良好形象,切實提高司法公信力。
二是擴大環境影響。以評選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為載體,充分發揮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力,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把文明家庭誠信建設列為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創建的主要考核內容,促進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同步提高,使明禮誠信成為社會大眾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營造“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
三是實施信用評價。政府牽頭,以村居為實施主體,探索建立民間個人信用記錄、評價體系,通過制定就業、幫扶、社保、救濟等政策引導措施,發揮民間監督與自律作用;發動群眾自評落實政策,讓守信者受尊重、失信者無市場,從而充分調動民眾參與誠信建設的積極性,爭做誠實守信的好公民。2018年,縣里充分抓住村支(社區)“兩委”換屆之機,把已有的信用記錄納入候選人資格審查內容,同時嚴明選舉紀律,讓真正誠信守法的公民當選群眾的“領頭雁、帶頭人”。(大田縣委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