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堅持綠色發展
邁入高質量發展領跑方陣
廈門在改革創新和轉換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發揮創新創業的乘數效應,讓良好的生態環境釋放發展紅利,形成雙贏局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綠色發展答卷。
沒有方向盤、駕駛位、油門和剎車踏板,純電動無污染。2018年7月,全球首款L4級量產自動駕駛巴士金龍阿波龍在金龍客車生產基地成功下線,這些車輛將發往北京、雄安、平潭、廣州、深圳等地封閉園區投入示范運營,并將銷往日本,創下中國無人駕駛車輛出口第一單紀錄。
這是廈門加快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縮影。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打造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堅持創新發展戰略,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在廈門市的決策者看來,這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高技術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又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高擎改革開放的巨椽,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雙千億”為抓手,廈門不斷打造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邁入了高質量發展的領跑方陣。
垃圾分類回收,像點外賣一樣簡單,這是廈門廢品大叔帶來的新興模式;鼠標點擊一下,就能對商場的中央空調設備進行群體控制,奧普拓推出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利用大數據實現節能減排,年平均節能達到20%以上……在今年的“6·18”交易會上亮相的廈門企業,不少在人工智能、電子信息、物聯網等領域處于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
緊抓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新機遇,培育發展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物聯網等新經濟、新業態。目前,廈門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7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0.5比41.7比57.8;產業規模快速提升,2018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增加值541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的68.8%,全市1425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營收1089億元,增長15.5%;產業集聚進一步提高,平板顯示、旅游會展、金融服務、軟件信息、航運物流5條產業鏈群產值(收入)均突破千億;產業創新進一步提升,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范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約占全省一半,一批企業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其中,聯芯集成電路成為國內最先進的28納米晶圓專業代工企業;萬泰滄海第二代宮頸癌疫苗獲得臨床批件;特寶生物等4個項目入選國家“十三五”重大新藥創新項目。
在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生態優勢也能變成經濟優勢,形成渾然一體、和諧統一的關系,這是發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轉變,引領著發展邁向新境界。
翠影紅霞映朝日,登高壯觀天地間。在同安軍營村、白交祠村,“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標語在大山中顯得格外醒目。正是在這樣的理念引領下,兩個村莊窮鄉變富壤,山村變花園,山上造林“戴帽”4100畝,山下發展茶園6000多畝,并成功打造“一村一品”。
發揮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對標世界一流經濟體提升營商環境,廈門在改革創新和轉換新動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過剩產能上做減法,發揮創新創業的乘數效應,讓良好的生態環境釋放發展紅利,形成雙贏局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綠色發展答卷——5年來,廈門地區生產總值(GDP)從3018億元增加到4351億元,但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9.63%,水耗下降20.44%,真正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建設比翼齊飛。2017年,廈門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電572.05千瓦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耗水9.32噸,這些指標均位居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