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
“倡導移風易俗、抵制高價聘金,相親喜洋洋、政府當紅娘……”8月17日,在該區開展的“相約七夕·愛在秀嶼”青年聯誼活動現場,記者看到LED顯示屏上不停滾動播放著這樣的宣傳語。
活動現場,一對男女嘉賓代表上臺,共同約定為移風易俗代言,共同倡導簡約,抵制高聘金、高聘禮。
今年以來,該區抓住當前全市上下鼓勵婚事新辦、抵制高價彩禮,樹立新型婚嫁觀的良好契機,舉辦相親大會、集體婚禮,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婚嫁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問題,開展“講文明、除陋習、樹新風”為主題的移風易俗活動,破舊立新,倡導文明新風。
該區還積極發揮民間文藝社團作用,編排制作一批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移風易俗主題文藝節目,演身邊人、說身邊事,不斷調動農民群眾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東莊鎮干部職工與當地群眾自編自導自演的文明小戲《什么叫面子》,網上觀看點擊量突破5萬人次;月塘鎮拍攝的移風易俗微電影《謝謝你的愛》,在微信朋友圈熱傳,騰訊視頻點擊量超過7萬次,引發多方關注和好評。婚事新辦等節儉辦事的新型婚戀觀已逐漸深入人心。
秀嶼區委文明辦主任戴建偉說,自該區開展倡導移風易俗活動以來,不僅讓群眾自愿摒棄高價聘金、攀比炫富等陳規陋習,還注意引導群眾熱心公益事業,形成“不在鋪張浪費上搞攀比,而在興辦公益事業上比貢獻”的良好風氣。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全區7個鎮148個村少辦酒席2.5萬多桌,少放煙花爆竹10萬多團,節省資金超過5000萬元,眾多愛心人士樂捐善款,助力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建設捐資1500多萬元。
■注重細節提升市民素質
8月22日一大早,有不少市民在該區市政廣場鍛煉身體。廣場地面卻很干凈、整潔,幾乎看不到垃圾。
“亂扔垃圾、雜物等,不僅給城市環境造成污染,還有損城市文明形象。”正在散步的市民王余敏說,每天早晚他都有來廣場鍛煉的習慣,之前他發現有人亂丟垃圾、破壞環境,都會主動上前提醒,希望市民注意保護環境衛生、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不過現在亂丟垃圾的現象已經很少見了,他親眼見證了市民素質的提升。
“以前小區里存在煙頭紙屑亂扔、小廣告亂貼亂畫、車輛占道停放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區的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自文明城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這些現象基本上沒有了,不僅小區更加干凈整潔、居民文明意識普遍提升,鄰里關系也更加和諧了。”住在該區正鼎明珠的業主李志雄對整潔衛生的居住環境流露出喜悅之情。
如今,對于該區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環衛工人也感受頗深。“與過去相比,現在變化真的很大。”環衛工人陳青英是負責市政廣場一帶衛生保潔工作,她說,由于該廣場位于城區中心區域,人流量大、產生的垃圾也多,特別是夏季的晚上,乘涼的群眾多了,廣場上隨處可見塑料袋、餐巾紙等,每天清晨都要掃上好幾個小時,工作量比較大。而現在,幾乎沒什么垃圾,大家都會自覺將垃圾丟進附近的垃圾桶里,每天的清掃工作輕松很多。
“保護環境、遵守秩序、與人為善。我們的一個個行動,構成了城市儒雅氣質,是城市文明風景的一部分。”戴建偉說道。做文明人、說文明話、行文明路、辦文明事,該區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自覺維護著城市文明,并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