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泉州:十八年磨一劍 文明創建點亮“幸福泉港”
    http://www.caoliu14.com?2018-08-12 11:55:40 來源:中國文明網

      涂嶺鎮開展移風易俗家規家訓“三進”活動

    不久前,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暨先進命名表彰大會在福州召開,會議命名表彰了2015—2017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泉港區首次獲評省級文明城區,實現歷史性突破。喜訊傳來,全區上下歡欣鼓舞。這是一件必將載入泉港開發建設發展歷史的盛事、喜事,也是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要事。從建區開始,泉港就堅定地走上了創建省級文明城區的壯麗征程,經過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是2015年以來,泉港區始終把文明創建作為事關發展大局、事關民生福祉的大事要事來抓,大力推動創建省級文明城區與打造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良性互動、齊頭并進,城市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市民綜合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取得了顯著提升,泉港城鄉煥然一新。

    泉港在追逐文明城市夢想的創城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華麗蛻變呢?“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這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的三個指標,今天讓我們順著這些指標一起走進“省級文明城區”和全國文明城市泉州市的城區組成部分——泉港。

    崇德向善篇

    移風易俗 不比排場比慈善

    踏入泉州市泉港區界山鎮東張村,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風撲面而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二十四孝圖,將“孝德”故事娓娓道來,引來村民的駐足觀看和嘖嘖稱贊。同時運用三字經形式編制的村規民約,將移風易俗的內容納入其中,更加接地氣。相互擺闊、攀比曾經成為許多紅白喜事場面的普遍陋習。自去年以來,東張村把“婚喪從簡、厚養薄葬”作為突破口,多措并舉推動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全村簡辦喜事166場,簡辦喪事15場,約占婚事喪事總量95%。2017年,全村累計節約資金300余萬元用于村級獎教助學等公益事業。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央視《焦點訪談》還關注報道了東張村的移風易俗成效。

    這是泉港區移風易俗成效的一個縮影,作為全省移風易俗工作聯系點之一,泉港堅持“抓兩頭帶一片”,緊抓黨員干部、企業家兩個重頭群體,引導和帶動廣大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對黨員干部明紀律、強監管,三年來查處大操大辦問題5起,給予黨紀處分6人,有效增進紅事簡辦、白事儉辦的思想意識。對企業家多引導、立新風,多名企業家將原本準備大操大辦的錢轉為捐贈慈善事業,累計達3000多萬元。在各村(居)普遍建立“一約四會”,對鋪張浪費、炫富攀比、薄養厚葬等不良風氣及時勸阻,形成基層廣泛的正面力量。

    志愿者開展活動,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志愿服務 善行義舉成風景

    每逢節假日,細心的群眾會注意到,在泉港汽車站、公交站點、城市公園等公共區域,會有一群頭戴小紅帽、身披紅馬甲的志愿者在為城市文明忙碌著,他們有的在交通路口勸導交通,有的在公交站點清理廣告垃圾,有的在汽車站、公園、廣場勸導文明行為,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務……

    泉港在全市率先創新開展和推廣公共場所志愿服務“網格化”管理模式。“我們將主城區劃分為汽車站、公交站點、交通路口、社區服務和公園廣場5類服務項目、24個志愿服務網格站點,由41家文明單位認領,利用每月第一個周六及重要節日,開展衛生清潔、文明勸導、宣傳引領等志愿服務活動,推進志愿服務有形化、常態化,營造‘日行一善,月積一德’良好氛圍。三年來累計開展210多場次,社會反響很好。”該區文明辦負責人介紹道。

    同時組建助老服務志愿者協會,打造“愛進百村”“關愛花蕾”等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其中,由道德模范連建良牽頭開展的“百善孝為先”公益活動,應邀至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和龍巖、晉江、石獅、惠安、仙游等地作交流介紹。壯大志愿者隊伍,錦繡公園志愿服務驛站入選全省第一批志愿服務驛站示范點,泉港家園義工協會獲評全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

    ?

    泉港區第四屆“感動泉港 道德之光”提名獎獲得者(林澤陽攝)

    特色品牌 強化思想道德建設

    在泉港區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的沙盤推演室里,小朋友在沙盤上擺放各式各樣的物件造型,輔導站的心理咨詢老師們從沙盤布景中讀懂孩子的情緒表達,進而幫助他們調整心態,做出心理疏導。

    這種沙盤游戲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放松自己,自然呈現內心世界,輕松搭建起孩子們與心理咨詢師溝通的橋梁,解決了不少孩子的困惑。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輔導站獲評首批全省示范站,并榮獲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頒發的2016年度“心理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緊扣省級“教育強區”創建目標,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三年來,累計投入2.35億元,完成12個中小學校改擴建,創新推行教育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城鄉交流、普及高中免費義務教育等新機制,成為全國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示范區。組織開展少年宮文藝展演和成果展示、“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心理健康教育進校園等系列活動80多場次,涌現出福建省“美德少年”郭嘉儀、陳詩歡,福建省“最美學生”林燕琴,泉州市“美德少年”莊雪瑩等典型。

    ?

    后龍鎮后墘村的油畫墻頗具特色

    文化厚重篇

    文化書香“飄”起來

    在泉港,“百姓書房”不僅是鬧市區的一道風景線,如今也走進了鄉村。不久前,涂嶺鎮秀溪村的“百姓書房”正式對外開放,村民在家門口就能體驗閱讀樂趣。“百姓書房”還專門設立了兒童閱讀區,可提供親子閱讀。所藏書籍涵蓋政治、哲學、文學等領域。

    “百姓書房”里的藏書,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讓整個秀溪村都飄滿書香。“我們村自從今年修建‘百姓書房’以來,很多年輕人都會帶小孩過來看看書,改善了鄉風民風。”秀溪村相關負責人表示。

    “百姓書房”帶著泥土的氣息來到鄉村,是泉港區豐富農村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堅持公共文化事業工作重心下移,補齊鄉村文化設施短板。同時,結合“美麗泉港”建設,泉港依托鎮(街道)、村(居),建成錦祥、龍山、鳳陽、鐘厝、東張、樟腳、小壩等一批文化示范村、精品村,以文化助力經濟發展和鄉村旅游,培育新型農民、優良家風、文明鄉風和新鄉賢文化,促進社會進步,提升人的素質。

    文化共享“嗨”起來

    近日,泉港區山腰街道鄉村文化建設示范點啟用暨鐘厝文明禮堂正式揭牌運作。該禮堂占地面積為230平方米,由文明禮堂、道德講堂、孝文化公園和村民活動場所等組成,是展現鐘厝畬族村民精神風貌的品牌項目。

    為推進文化共享,讓文化服務農民群眾和農村發展,泉港區建立以財政為支撐、鎮村為主體、社會資本為補充的農村文化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各鎮(街道)文化站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開放,每年開放時間不少于300天,并采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開展南音、北管等公益性免費培訓。

    泉港扎實推進送戲下鄉、藝術扶貧、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展示、村級文化協管員隊伍建設、文化志愿者服務等十大文化惠民系列工程。此外,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以“文化泉港、共建共享”為主題,持續開展“送文化下基層、送歡樂到農村”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全區農村文化、企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和廣場文化等日趨活躍,每年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雅俗共賞的文藝節目。

    文化產業“興”起來

    近年來,泉港區東張村堅持打好“組合牌”,依托觀光農業、油畫、南洋樓發展鄉村旅游,實現文化旅游和其他產業融合發展,使東張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油畫村、文創村,先后獲評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和全國文明村。

    豐厚的文化資源是鄉村振興工作開展的不竭源泉。在鄉村振興進程中,泉港全力推進鄉村文旅產業發展,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美麗”經濟。該區將2018年列為“文化旅游發展年”,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動能,重點實施文化事業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文旅重點項目建設推進行動等八大行動30個項目。

    該區還推出“醉美之旅”“鐘情之旅”兩條文旅生態珍珠鏈,大力推進旅游+文化、農業、體育、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融合發展,培育峰尾古城海絲旅游、涂嶺休閑農業新業態,吸引和聚集人氣,打響鄉村文化旅游品牌。同時,開發建設金鐘潭生態旅游項目、黃田溪漂流項目、秀溪田園綜合體、小壩蒙古族特色村寨、樟腳油畫古堡等項目;創建山腰鹽場海鹽文化、涂嶺綠色生態和體育休閑、峰尾古城文化和研學等文旅特色小鎮和鄉村旅游特色村。

    泉港城區全景

    幸福宜居篇

    因地制宜 改善鄉村居住環境

    走在街頭巷尾,說起這幾年泉港這座石化新城的面貌,很多人都會感嘆變化很大,每年都有許多民生和城建項目開工,從地下管網、道路建設到園林綠化、城鄉石結構房屋改造等,每一項工程都悄然改變著這座城市的面貌,刷新著城市的“顏值”。

    漫步泉港區前黃鎮古縣村村道上,只見道路整潔、路燈明亮、房前屋后綠化美化,這一切都歸功于該村認真抓好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房屋外觀美化等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分時段對環境衛生進行巡查和保潔,做到衛生無死角、水資源無污染,村容村貌改善明顯。

    像古縣村這樣重煥光彩的村莊在泉港還有不少。泉港全面開展宜居環境行動,以保護鄉村原始風貌、保留村莊原有形態為前提,重點抓好裸房整治、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莊綠化等五項任務,做到移步換景、看景辨村,彰顯一村一韻、一村一景、一家一品的美麗鄉村建設格局。

    完善設施 有效提升城市形象

    近年來,泉港緊緊圍繞“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這個城市“成長”新坐標,以改善城鄉環境、提高城鄉居民生活質量為著力點,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完善城鄉基礎設施管理,補齊建設短板,扎實推進城市形象提升。

    泉港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城區各類生活要素提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之間的資源共享。該區通過啟動第二疏港大道、鳳凰大道等主次干道道路建設,打通城鄉主要節點和梗阻路段,促進城區、園區、鎮區間的道路互聯互通,打造該區10分鐘交通圈,讓群眾生活更舒適、出行更便捷。在市政設施管養方面,出臺“路長制”工作方案,加強城區市政道路隱患排查整治。

    此外,該區還全面推行“河(庫)長”制,切實做好壩頭溪、郭厝溪、龍馬溪等河道流域、主河道以及中小型水庫、重點圍塘的整治工作,并抓好沿岸畜禽養殖清理、污水排放治理。實施“七鎮連通”地下管網工程建設,推行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微動力處理,加速實現污水統一收集、集中處理,讓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城建工作帶來的實惠。

    民生事業 提升生活幸福指數

    近年來,泉港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和諧建設、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數,在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

    泉港每年將80%以上本級財力用于民生,不斷推動社會事業、社會治理取得新進步,加快優質教育、醫療等資源的優化布局和有效供給,率先實行“先看病后付費”診療、“互聯網+”居家養老助殘服務、社會救助統籌聯動、聯合辦學、跨級醫聯體和文化綜合體建設等,“救急難”被列入全國綜合試點,成為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區,形成一批民生領域的知名服務品牌。

    2017年,泉港實行普通高中免費教育,每年免除學雜費1000萬元以上,惠及5000多名學生,實現從小學到普通高中階段共12年“普惠制”免費教育。

    泉港把公共財政向困難群體、薄弱環節傾斜,健全完善社會救助、住房安居、養老服務等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提標擴面。泉港常年實施就業、安居、幫困、醫保、農保、助學等民生工程,實現新農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被征地人員養老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個全覆蓋”,建立高齡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慈善救助、松柏助學等制度。(泉州晚報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 陳三龍 文/圖)(除署名外)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主辦
    東南網承辦
    文明風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閩新備 20060504號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喊人人爽 | 可以免费观看的一级毛片|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手机看片福利久久| 精品国产专区91在线app|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福利| 国产激情小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免费 | 欧美性色xo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www片| 亚洲成年人网址| 全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欧洲最强rapper潮水免费| 在线看三级aaa| 六月丁香综合网|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日韩精品www|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在线免费观看a级片| 亚洲另类第一页| 91高清免费国产自产| 男人j进女人j啪啪无遮挡动态| 成人免费视频小说|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亚洲www视频|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2023天天操|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好大好爽再深一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在线播放 | 韩国免费毛片在线看| 成人国产精品一级毛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