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改”,著力樹立新風正氣。一是加強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利用多種載體、采取多種形式,推動核心價值觀進機關、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深入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社會氛圍。二是扎實開展移風易俗。以開展“深化移風易俗、弘揚惠邑新風”三年行動為載體,推動落實殯葬禮俗改革、喜俗簡辦新辦、鄉規民約落地、先進文化建設、典型示范帶動、關鍵人群把控、基層文明創建、機制健全保障等“八項措施”,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突出問題,引導良俗養成,涵養文明新風。三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完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學校少年宮等一批平臺建設,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網絡“四位一體”的教育體系,注重抓好思想道德教育、行為養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突出“特”,著力打造惠安品牌。重點實施“五個一批”工程:一是創建一批精品示范小區。精選一批有基礎、有規模、有條件的居住小區,加強公共文化陣地、托老托幼機構、志愿服務組織和未成年人課外活動場所等設施建設,讓市民在家門口感受到文明創建成果。二是培育一批鄉風文明示范村居。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環境、秩序、設施、氛圍、民風等重點,加強宣傳文化設施建設和歷史風貌、優秀民俗文化傳統保護,提升美麗鄉村的精神內涵。三是打造一條誠信文明示范街區。整合商戶信用評級、消費糾紛調處和街區志愿服務、“門前三包”督察等功能,打造示范商店、商場、商鋪,營造一條文明誠信街區或商圈。四是扶持一批品牌化志愿服務實體。大力弘揚學雷鋒志愿服務精神,推進“薯花”文明小站、公益聯盟、文明之星、公益項目等志愿服務實體建設,打造“薯花”志愿服務品牌。五是提煉一批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品牌。持續深化“美麗惠安人”“美德少年”“最美鄉村人家”系列評選活動,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誠信建設等創建活動,總結形成一批特色亮點。(中共惠安縣委文明辦)